一彆十三年,相隔幾千裡,隻能憑借一年兩三封信互道親情,一時間兩個大人都淚水漣漣,就連柳青的兩兒兩女,和趙晟都有些眼眶濕潤了。
王守正是聽不懂他們的福州府方言,但是趙晟在家裡,父母和祖母之間交流一直用家鄉方言,他是完全聽得懂的,甚至也能說幾句。
好不容易等一家人收起淚,歡歡喜喜地沏上茶請客人上座,王守正方拿出趙漢青的書信,讓趙晟讀給姑母、姑丈聽。
兩個鄉下沒見過世麵的人,有些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王守正隻得指點他們,先讓他們引著自己去族長家裡拜會,然後自然會和族長去談。
柳趙氏不停點頭道:“咱們吃了午飯就先去族長家裡,公子您儘管去辦您的事,需要我和當家的做啥,我們都去做!我弟弟是當官的,有見識,他說的話我們照做一定沒錯!”
王守正心說,你弟弟那芝麻粒大的官,拿出來都不夠看的。隻是他也知道,南方這種宗族勢力,連當地官府都不敢輕易招惹,往後依靠趙氏宗族的日子怕是在後頭。
趙氏族長家青瓦白牆,從外麵看起來很體麵,看起來也是村裡最富裕的人家。
趙家族長叫趙廷璋,年紀有六十四、五歲,聽到有從京城來的人要拜訪他,老人家非常講究地換上體麵的長衫才肯見客。
王守正一看這位老人家,就知道是讀書人出身,先拿出兩封信遞給老人,介紹道:“老人家有禮,這是漢青兄寫給您的信,這一封信是家主隆慶侯寫給您的,請老人家過目。”
趙廷璋年輕時候也參加過科考,不過直到四十多歲,也止於考了個秀才。族裡讀書人不少,但真正考中進士的,近十幾年隻出過兩個,一個就是趙漢青,另一個比趙漢青晚了三年中舉,可惜天不假年,當了個八品縣丞,沒出三年,在地方械鬥衝突中,遭了池魚之殃,早早殞命了。
路途迢迢,走出去的人沒再回來,地處偏遠的福州府鄉鄰也很少跑到京城謀生的。趙漢青是鄉裡的驕傲,雖然這些年並未給族裡做出過什麼貢獻,但因為他這個在京城裡的“大官”,地方裡甲富戶、鄉紳都很給麵子,甚至縣太爺、縣丞都高看一眼。所以村裡人,包括族長隻要進縣城,也很願意提一提趙漢青的大名。
如今聽說除了趙漢青的親筆信,還有一封了不得的侯爺的信——那可是侯爺!隻有戲文裡才聽到過的大人物!趙廷璋老先生腿一軟差點就要下跪拜接這封信了!
眾人把老先生攙扶到圈椅裡,王守正從帶給族長的禮物裡,拿出一副老花鏡遞給族長,好讓他戴了看信。
申小乙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