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可惜(2 / 2)

如果不是陸建華,這筆錢肯定要打個折。

如今有了這十萬塊錢,她能施展拳腳的空間更大。心裡有了大致的想法,隻不過現在改革開放實施的具體細則還沒出來,她真不能確定,營業執照之類的東西能不能申請下來。即便是能申請,也不知道申請下來需要多長時間。

她以前聽說,一九八零年有人開飯館,並不是多大的地兒,就是個個體戶,也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走完程序。所有費用下來,花了一千多塊錢。

當時因為比較稀罕,所以還有些報社去采訪,國內國外的記者都有,聲勢還挺大。到了後邊,據說還有政府的大領導過去視察,並且仔細詢問還給出了建議。

這些暫且不說,就說這個審批程序,錢暫且不說,耗時六個月就有點讓人難受了。

她所謀更大,估計真要走流程,還真不容易。

社會剛剛開始轉型,必然要求人才資源的配置與之相適應。但是,在這個年代,人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市場人才奇缺,特彆是管理型人才、開拓創新型人才。

很少,或者幾乎沒有官員自願辭官而去冒市場競爭的風險。尤其是在政策剛開始,細則還沒出來的情況下,真想要找人幫她開拓市場,她居於幕後,還真不容易。

小舅舅不願意離開家鄉,她們這邊人口也簡單,除了自家大伯和父親,也就哥哥林澤和叔叔家的小兒子林書浩了。

林書浩還小,在目前看來是幫不上什麼忙的。而且,經過在鎮子上,也就是公社辦廠的事兒,她實在不想跟大伯家有任何經濟上的來往。

哥哥以後肯定是國家公職人員,做生意是不允許的。

現在國家鼓勵公務員經商,而其因為所處的位置,得到的資源會相對普通人更多。

獲取信息條件的便利,對政策的理解力,這些都優於普通的生意人。對比下來,存在著不公平競爭的現象,一旦公信力喪失了,群體性事件就出來了。

正是由於這一點,到了1985年,國家相關部門就提出了一個決定,到了九零年沒多久,就明文規定,在職公職人員不得從事經營活動。

後來是什麼時候提出不許配偶經商的,她就不記的了。

現在,她有錢,在這個年代,算是很大一筆錢了。仔細算算,中等規模的飯店都可以開好幾個了。

可惜,她沒人!

沒有管理人員,沒有大廚,更沒有政府方麵的人脈,有些東西,她也是新娘子上轎,頭一回,真要辦起來,好無頭緒。

老師是有人脈,可她這樣心不在學習上,而是想做這個年代大家所不齒的事兒,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個莫大的打擊。

其他的人,仔細想想,排除一下,也就梁愛國可以稍微牽個線了。

陸建華,這個人她摸不透,不敢輕易欠人情。

那個外商,也是才認識,即便是他跟相關工商人員在來往,那也沒有讓人家引薦的道理。

不做生意不知道,一做生意,需要想的事兒太多了,多得讓她腦瓜子都疼了。

“你真的不考慮把這筆錢投出去嗎?”

陸建華伸伸手,帶著林微往外走,“有什麼想法,咱們到外麵聊聊,這是個機會,錯過可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