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辦法,隻好一直忍到出了皇宮,才吩咐自己的親衛:“去查,到底怎麼一回事。”
“是。”
......
舞陽和李承稷走後,佑寧帝還枯坐在養心殿。
那兩碗融合在一處的血水,到底讓他平息了一些怒火。
從前那顆仁慈的心,在今日徹徹底底的死掉了。
現在,他要去見一見始作俑者。
永壽宮中。
“......最後瑞王夫婦死在太極殿,”嬤嬤正將前朝發生的事情告訴周太後:“皇上還發話說,要將王爺的屍首鑄成跪姿銅像。”
周太後端著茶盞的手頓了頓,神色難掩哀慟。
瑞王到底是她唯一的親兒子,就這麼說沒就沒了,周太後忍不住垂眸一聲歎息:“罷了,到底是宗燁他棋差一招,竟被枕邊人給算計了。”
在周太後看來,瑞王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辯駁,再加上推了李坦出來頂罪,最後應當是可以脫罪的。
就算佑寧帝生氣,也不過就是責罵他幾句。
若非瑞王妃敲登聞鼓,把事情徹底鬨到無法收場的地步,瑞王應當是可以活命的。
嬤嬤跟著掉了兩滴眼淚,歎息一聲:“皇上將貴妃娘娘打入了冷宮,又傳召了三皇子和舞陽公主到養心殿裡......
周太後點點頭:“皇上這一次到底是氣狠了。罷了,且先叫貴妃在景陽宮裡安心住些時日。回頭,等皇帝氣消了,哀家再尋個機會叫她出來。”
嬤嬤點點頭:“是,老奴這便去給貴妃娘娘傳話。”
周太後放下茶盞:“等等,你先去前頭打聽一番,待舞陽和承稷出了宮,一並將消息帶過去。”
嬤嬤猶豫了片刻,還是沒忍住,低聲問道:“太後娘娘,皇上叫公主和三皇子進宮來,定然是懷疑了他們的身世,您當真不出手嗎?”
周太後偏了偏頭,視線透過窗戶看向遠方:“出手?該哀家出手的時候,哀家早就已經出過了。”
現在,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那滴血驗親也驗不出什麼貓膩來。
嬤嬤很是疑惑,周太後正想說些什麼,外頭傳來一聲通傳:“皇上駕到!”
嬤嬤頓時麵露緊張,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
周太後拍了拍嬤嬤的胳膊,示意她放輕鬆,而後便靜坐著等待佑寧帝進來。
佑寧帝這一路已經收拾好情緒,此刻神色平靜地在周太後對麵的軟榻上坐下。
佑寧帝直直地盯著周太後:“太後早知貴妃和瑞王兩情相悅,又何苦非要棒打鴛鴦。”
周太後抬手擦了擦眼角莫須有的眼淚,哀傷道:“過去這麼多年了,哀家為此痛失唯一的兒子,皇帝就彆再追究哀家當初的一念之差了吧。”
“一念之差?”
佑寧帝似笑非笑地看著周太後,全然不複以往的仁和,語氣刻薄至極:“聽聞太後娘娘當年便是一念之差,嫁給了先帝,而不是青梅竹馬的淮王。今日朝堂之事,朕當真是有理由懷疑,太後娘娘苦心孤詣設計這麼多年,為的,便是替淮王叔那個逆賊複仇呢。”
他登基時已經十二歲,是個半大孩子了,許多事情也勉強能瞧個清楚明白。
一直未與周太後計較,不過是瞧著她和瑞王孤兒寡母的實在可憐,而瑞王又一直親近他罷了。
隻可惜,到現在才看透。
“皇帝!”周太後眼底極快地閃過一抹驚愕,似是詫異佑寧帝怎麼會察覺到這些。
繼而表現的十分憤怒:“你氣惱瑞王和貴妃,哀家能理解你,何苦汙蔑哀家?哀家想法子讓貴妃進宮,不過是想保著榮國公府長盛不衰罷了!”
佑寧帝定定地看著周太後:“最好不是。”
周太後哆嗦著手指,指著門口的方向:“哀家累了,皇帝請回吧!”
佑寧帝站起身來,手背在身後,聲音飄搖得像是從很遙遠的地方飄來:“太後老了,往後沒有朕的旨意,不可隨意出永壽宮。”
周太後哆嗦著嘴唇,看著佑寧帝離開的身影,眼神越發陰狠:“哀家也忍得夠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