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個客觀的規律。
人之所以後來可以無視其他生物的意誌,無視他們的生活環境的狀態,無視其他。任何阻擋就在於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去推平這些東西。
但是當這些生物,他們擁有了與人類平等對話的資格,又或者說他們掌握著某些可以威脅到類的武器或者是能力時,人類就不得不投鼠忌器,要考慮到這些生物的利益了。
而這也是現在異能者與普通人之間的關係的微妙之處。
雖然從基因從血緣從身體結構上來說,這些異能者覺得都屬於普通人都沒有什麼差彆。
這兩者之間天差地彆的力量,卻讓他們幾乎已經不是一個物種了。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必然是一種新的階級壁壘。
不,應該說是種族壁壘。
在異能者出現後的這些年裡,其實異能者之間的結合已經開始進入到了血脈上的隔離。
雖然這樣的情況還不算多,但是已經有這樣的征兆開始了。
而這也是魔植共生真正的意義所在。
魔植本身的意義不用多說,強大的生命能量能夠讓魔植具備改善土壤、鎖住水分的能力。
這是人類能夠延續下去和擴張下去最重要的一個能力。
人類是極度依賴農業生產來發展的,雖然在緣故時期,那時候農業不發達,還可以進行采集和狩獵。
可在現在這個時代,采集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蔬果之類的植物,現在除了赤道周圍的熱帶地區還存留有一片外,其他地方就是冰原和戈壁荒漠平分。
在戈壁荒漠當中,星奇羅布著不少綠洲,這是當前大多數生物生存下去最重要的途徑,也有一些河流,但相對來說,數量都不多。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植被十分的稀疏,想要進行采集生活,基本上是不可能。
至於說是打獵,那在當下這種情況更是困難重重。
普通人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根本上沒辦法與那些變異生物競爭,反而很多變異生物將人類當成了食物。
人類在這種凶惡的環境之中,自保都還不夠,想要去打獵,完全不太可能。
在遠古時期,那時候人類還處於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麵對絕大多數的動物雖然也有體型巨大的,也有凶猛厲害的,但這些動物與人類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彆。
基本上都是受到攻擊傷害後,會流血會受傷最後會死亡。
而人類在這個時候,其實本身也屬於大型動物,然後又能夠眾誌成城,又解放了雙手,可以使用工具,尤其是當會使用長矛以及遠程弓箭之類的武器後,基本上對於當時所有的動物都是出於碾壓的地步。
可現在不同,哪怕現在的人類智力程度更高,甚至有一部分人類手裡還有著威力巨大的槍械武器,可與那些變異生物相比,這些依舊是無足道哉。
在這個時代的變異生物,他們的進化是比人類更激進更極致的。
留存到現在的變異生物,絕大多數都是進化出了強大的防禦力,或者生命力,或者行動速度……這使得人類在麵對這些變異生物的時候,哪怕擁有著較為強大的武器,可也依舊沒有辦法取得什麼優勢。
很多時候,人類才是被這些變異生物捕獵的那一方。
所以說,在這個末日廢土的世界裡,人類想要依靠遠古時期茹毛飲血時代那樣,依靠采集和打獵獲得喘息之機,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一條道路,依舊隻有發展農業。
這也是在過去人類已經實踐過的,最能夠成功的一條道路。
隻要農業發展起來,有足夠的糧食,就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那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哪怕是產生的異能者數量都要更多。
而且人口的擴張還有著其他許許多多的好處,社會秩序,整體實力,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優勢。
可以說如果人類現在的總體數量能夠上得去,那麼憑借著過往遺留下來的一些知識和技術,還有那些仿佛考古一樣找出來的科技,依舊能夠讓眾多的普通人具備與其他變異生物和各種生物正麵抗衡的能力。
有了農業,就能夠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就可以發展工業。
那些傳承下來的知識就能夠被更多的人學習,一切都能夠走上正軌。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前提。
但現實的情況就是,農業所需要的水源和土壤,當前這個階段,基本上沒什麼地方能夠做得到。
所有的幸存者營地能夠進行的農業生產,基本上都隻能養活一小部分人。
大多數幸存者營地裡土壤和水源所能夠養活的人口不會超過一萬,少數一些大型的營地,或許能夠突破這個數量,但是也可以說是極其稀有的。
像梁溪城那樣能夠養活十萬人以上的幸存者營地,在當前這個階段,整個星球上恐怕也不會超過二十個。
畢竟這樣的地方,對於水源和土壤要求真的是十分的高。
而除了有水源和土壤外,還需要是一個能夠適合防護各種外來變異生物攻擊的地方。
要知道現在大多數地方都是荒漠戈壁,對於變異生物們而言,他們也是一樣要選擇良好的棲息地。
而且如梁溪城哪怕其內部的土壤水源,經過多次的改造,能夠勉強養活十萬人左右,但其實一直以來開發也還算不上足夠充分,還需要商隊進行許多的商業活動,這才勉強能夠維持。
從這裡也可以想象,想要支撐起一個十萬人數量的龐大營地,所需要耗費的資源有多麼的恐怖。
很多東西在和平年月,在災變之前的世界,司空平常。那時候雖然隨便一個縣都是能夠達到幾十萬的人口,甚至有一些大些的鄉鎮都能夠有十來萬人。
而作為那些超巨型城市,人口更是以千萬計。
可以說,十多萬人口的營地,在災變之前的世界,真是算不得什麼。
那時候的物資豐富無比,人口雖然多,但人類處於世界的頂端,是真正食物鏈俯瞰其他生物的存在。
支撐起各種或龐大或密集的人口輕而易舉,甚至還有餘力進行釀酒等大量浪費糧食的行為。
可在現在……在很多幸存者營地不過是幾百幾千人,上萬人的幸存者營地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的巨大。
像要塞那樣的幸存者營地已經是大型聚居地,且對於周圍地區有著直觀的打擊能力。
而梁溪城這樣達到了十萬以上人數的營地,已經可以說是超大型的幸存者營地。
這種營地的存在是極其的艱難且不簡單的。
但基本上目前的上限也就是這樣了。
農業生產對於人口的擴張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彆是在人類沒辦法進行采集和打獵這兩種手段以後,可以說人類基本上想要擴充人口就隻有這一條道路可走。
當然,如果災變之前科技文明時代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或許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辦法。
采用當時的高端科技,使用人工合成的食物也是一條道路。
不過即便是人工合成,也是需要提供基礎的資源,在現在基本上這些都成了大問題。
至於其他的畜牧業之類的,其實也是屬於農業生產的範疇之內。
在這個時代,想要進行種植開荒都不太可能,想要進行各種生物的飼養,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沒有足夠的草地綠地,這些生物根本不是能夠豢養的起來的,絕大多數的變異生物,也都是粗糙的食肉動物。
其他一些溫和一些的變異生物,得以在這樣嚴酷的世界裡生存,也基本不是說單一的草食,而是偏向於草食的肉食。
所以從這裡也看得出農業對於人類存在的發展有著何等的重要性。
沒有了農業,基本上可以說人類的發展一切就止步於此。
人口沒有辦法增加,數量上不去,長此以往,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斷削減。
這也是曾經有一部分人認為人類最終將會毀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人類沒有了農業的生存和發展,基本上後續就很難再持續增長下去,最終的結果其實已經是注定的。
但現在當前這個階段,基本上已經屬於是苟延殘喘。
人類遇到的挑戰越來越多,想要繼續發展下去,越來越艱難。
這一切得到解決的隻有一個方式。
魔植。
魔植的出現可以說是人類當前階段最重要的救星。
它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然後鎖住死了一份,讓植物能夠重新生長起來。
這可以說是一種堪稱奇跡一樣的偉力。
隻要能夠解決土壤和水源的問題,那麼植被能夠種植農業也就可以發展起來。
一旦農業能夠發展起來,人類當前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比如那些對人類壓迫極其嚴重的異能者們。當食物極其充足的時候,他們雖然一直要占據更好的一部分,但不可避免地卻能夠。底層的人享受到一些好處。
而且那些異能者本身是想要享受要作威作福,所以底層的人本身也是會讓他們存在的。
畢竟如果完全沒有底層存在的話,他們生活在當前這個事情也是同樣會變得無聊,而且沒有意義。
而有了農業的發展,人口也會繼續增長增多。
人口多了,所以後續的各方麵產業才能夠得到進行,而且不想被其他生物淘汰,龐大的人口數量本身就是一種優勢。
而且龐大的人口裡麵也容易誕生出一些致傷程度較高的個體,這些人或許在一定的培養之後可能在接觸過去人類時代的科技文明也能夠解開一些問題。
甚至於找到一些封存的基地,從裡麵尋找到科技文明時代的武器文化等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都是有可能的。
魔植的出現使得人類的農業發展成為了可能,他所代表的意義實在太巨大了。
事實上,哪怕是魔植沒有改善土壤環境的能力,他本身這中間一部分模子都是可食用的,能夠生產大量的澱粉類的根莖食物。
這些其實也是能夠滿足人類日常活動所消耗的能量。
可以說這是一成新的保險。
在兩相結合之下,基本上人類接下來解決農業這個問題完全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是魔植將會擴張到全世界範圍。
對於將魔植擴展到全世界範圍,其實趙傳宏來自於其他,很多人都是有過警惕的,因為他們也知道到了那個時候楊越出掌握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
說楊越是自然之神,還不如說它是魔植之神。
因為楊越主要的能力就是掌控魔植,他是真正能夠控製魔植的人,而其他的自然現象目前來說還沒辦法掌握。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稱呼楊越為魔植之神是毫無問題的。
人類從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魔植改變了人類的當前生活狀態,而這還隻是一方麵。
雖然這是很基礎的一方麵,讓所有人能夠解決吃飯問題,生存問題,但對於直接解決當前人類的其他方麵卻還是不足的。
魔植共生。
這是讓所有人都獲得超凡力量的一條道路。
有了這條道路,基本上可以說普通人在這個末日廢土的世界裡就徹底擺脫了過去那種連生存都困難的局麵。
而且魔植共識也是讓普通人能夠有力量對抗那些強大變異者的重要途徑。
這條道路至少普通人不會再擔心,受到其他人直接的壓迫。
或許其中還會有高下之分,但是所有人都有了一個起點,也就是說即便力量上還有所差彆,但是已經沒有那種唯我獨尊或者是形成小團體小階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