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麵前的這頭體型仿佛小山一樣的泰坦,楊越內心各種複雜情緒飛速掠過。
他對於麵前這頭泰坦方才已然從各個角度觀察過,但即便再怎麼觀察,可真正當時站在對方麵前,也依舊會被這頭巨獸的身軀和體內蘊含的力量給驚到。
隻有近距離見過這樣的龐然巨獸,才會真正為對方那無比雄渾偉岸的身軀所驚駭。
要知道在曾經的地球世界,最龐大的生物藍鯨在這頭泰坦麵前也遠遠不夠看。
至於說其他陸生的各種巨獸恐龍之類的,從幾億年前開始到現在,都沒有誕生過如此龐大的存在。
這樣的巨獸,以正常的地球環境,是根本誕生不出來的。
哪怕是在遠古的時期,含氧量超高,又或者那個時候其實整個星球還是存在一定的超凡因子,但基本上由於重力或者其他之類的原因,所誕生出來的最龐大巨獸,依舊是相當有限的。
對於正常的生物來說,他們需要講科學,也就是說需要正確的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生物現象這些正確合理的現象,在這種理論的基礎上誕生一個巨大的生物。
畢竟對於體型達到一定程度的生物來說,他們的神經反射已經變得十分的緊張。
而這也是絕大多數體型龐大的生物會顯得遲鈍臃腫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體型龐大的生物其實是因為他們身體過於龐大而變得移動緩慢,事實上體型的擴大同樣的道理,他們的結構量也還是比較高的。
其中使得這些體型龐大的生物變得笨拙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這些生物體內的神經傳導變得極為緩慢。
要知道神經傳導所使用的是電信號。其實在傳遞速度上是相當迅捷的,但是在神經係統之內,由於神經的各種各樣結構的緣故,所以它傳導的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而神經係統傳導緩慢造成的一個最直觀的影響或最直接的影響,那就是生物會變得笨拙。在地球時代其實這樣的情況也已經出現比如像大象之類的龐然大物,比起小型動物就要顯得笨拙許多。這其實不是因為他們體型過於龐大就變得笨拙,主要還是因為神經反應的原因。
要知道神經反應雖然使用的是電信號,但是在不同的介質之中的傳播,還是會出現一些可以看得到的差距。
正常來說,動物的體型越大,反應越慢,原因有好幾個。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就是剛剛說的神經信號傳導距離長。
大型動物身體尺寸大,神經細胞也相應更長。神經信號從感受器傳遞到大腦,再從大腦傳遞到感應器所經過的距離更遠,這就導致信號傳輸的時間延長。就像大象從脊髓向其小腿發送信號所需的時間,比軌道衛星向地球發送信號的時間都要長。而小型動物神經信號傳輸距離短,反應速度就相對更快。
第二個那就是除了神經係統的原因外,還有肌肉反應時間增多的緣故。
大型動物的肌肉量雖然多,但肌肉做出反應所需的總時間也會隨著體型增大而增加。大型哺乳動物在神經活動和肌肉運動之間的延遲時間比小型哺乳動物長很多。這是因為大型動物的肌肉纖維數量多、體積大,肌肉收縮和舒張的過程相對更複雜,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啟動和完成動作。
此外在地球的環境下,其實體型巨大的動物是不容易出現的,或者說受到一定的限製。這個限製的一個方麵原因就是能量代謝和氧氣供應相對不足。
體型大的動物身體質量大,進行活動時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對氧氣的需求量也更高。但它們的呼吸係統和心血管係統在進化過程中,可能無法完全滿足身體快速反應所需的高能量和高氧氣供應。例如,獵豹雖然體型相對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較小,但它的身形纖細,能夠更有效地補充氧氣,這使得它的反應速度和奔跑速度都非常快。而大型動物在快速運動或應對緊急情況時,可能會因為氧氣供應不及時,導致反應速度受到影響。
而除了上麵的這些原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較為簡單的原因,那就是一個身體慣性的緣故。
體型越大的動物,身體的慣性也越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大型動物由於質量大,改變其運動狀態需要克服更大的慣性。所以在麵對外界刺激時,它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啟動身體的反應動作,並且在反應過程中也難以像小型動物那樣迅速地改變方向或速度。
這種慣性影響了行動,其實也是與大多數人對於自然界各種生物行動,以及其他環境變化的認知相互關聯的。
就算是人們製造出體型龐大的機甲,且這種機甲所采用的都是高端科技,控製傳導的速度超過了神經神經傳導,身體也不是肌肉組織而是鋼鐵結構。
但大多數人的概念裡麵,這樣龐大的機甲,行動起來,依舊會有那種一動一靜,宛如風雷的感覺。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慣性。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一個人的常年認知,即便不需要專門的學習和訓練,但也會漸漸的意識到這種慣性的作用。
比如在日常的生活裡,就是能夠發現那些巨大的物體,移動起來會相對比較緩慢。想要改變這些舉動的物體的移動,這固然有移動者的力量達不到那樣巨大的原因,但很大一方麵也有這些物體給予了觀察者慣性這一潛在概念。
哪怕沒有從理論上學習過,但是觀察、接觸,自然而然也會知道這種體積越大,重量越大的物體,移動起來之後,越難停下。
這其實也是人們在影視作品裡,對於那些巨大的生物,比如像是巨大的機甲戰士有一個籠統的概念。
哪怕這些鋼鐵戰甲用的是各種最高精尖,乃至於未來的科技,但不管傳輸和反應的速度有多快,動力有多麼的強勁,但最基礎的物理常識——慣性,這卻是不能夠抹除的。
所以,如果在一些影視作品之中,對於這方麵有仔細斟酌考慮過,所出現的作品就很有一種龐然大物的厚重感。
這種厚重感,其實就是慣性,也是巨物帶給人的一個最直觀的感受。
而若是沒有這種厚重感,沒有這種慣性給人的衝擊,那麼即便將物體製造得再巨大,但是依舊會給人一種輕飄飄的紙片人的感覺。
另外,從這些方麵其實也就看得出,其實反應速度的時間其實並不需要差距很大,隻要有一點點就已經會很明顯。體型龐大的生物,或者說在某一個部位相對較長的生物,比如長頸鹿這樣的,他們的頭部和身體的區分由於太長的脖子導致了及反應是要相對於其他的生物慢一些的。
儘管這個反應時間可能隻有0.1秒0.001秒或者更小的差距。但是在生物的反應過程之中,比如捕獵,比如逃跑,比如其他的一些行為活動就會變得十分的顯著。
楊越對於體型龐大的生物的認知,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錯誤的,因為一個生物的體型達到一定程度以後,他的神經係統由於距離變長,那麼反射時間一定是會變慢的。這對於這位生物來說,它的移動和行動都會看上去變得要更加遲鈍,在與一些敏捷類的生物競爭的過程之中是不占據優勢的。
然而,麵前的這頭泰坦某種意義上是顛覆了一般人對於巨獸的認知。
要知道體型達到了幾米以上的動物,在陸地上行走起來都已然顯得緩慢而臃腫,而要是達到幾十甚至上百米,那動作將緩慢到哪一種程度,更是讓人能夠有所預料。
然而,泰坦並非如此。
麵前的這頭三個腦袋的巨龍,看上去體型雖然巨大無比,但卻有著與自身體型截然相反,截然不同的行動速度和反應速度。
固然,楊越麵前的這頭泰坦,他也沒有辦法擺脫那種巨大體型、龐大質量帶來的慣性,擺脫那種仿佛泰山壓頂一樣的沉重感。
可是這頭泰坦在真正動起來以後,又能夠擁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敏捷。
“這不是說這頭泰坦不受到慣性的影響,之所以對方能夠做到這一點,大概的原因還是在其身體具備了無窮無儘的龐大能量。”
楊越在觀察到這三頭巨龍的時候,內心過去的許多疑問已然漸漸解開。
在一個個星球上的生物,不管是體型還是其他方麵,都是要受到星球的引力,物產的豐富,空氣的各種成分含量,熱度,濕度等等諸多原因的影響。
但像泰坦這樣的存在,他們是已經突破了傳統生物的範疇。
所以,他們的神經傳導不是正常生物那般的,更類似於某種超常的光信號在身體裡起了作用。
支撐身體行動的肌肉,也不是尋常肌肉,更類似於某種超級合金的存在。
甚至於在他的身體裡的細胞,與尋常生物的細胞都是完全不同的。本身組成這些細胞的組織,也不一樣,不完全是碳基,還有一部分矽基存在。
此外龐大的能量的供應,還有在身體之內形成了某些類似於反重力裝置的器官,這又讓這頭巨龍,儘管體型龐大沉重無比,但有了強大能源支撐下的反重力器官,反而使得這頭巨龍行動起來極為靈活。
這不得不說,這是造物的奇跡,要知道一個生物想要進化出飛行的能力,其實已經是十分的困難和不容易。
從整個生物的進化過程來看,這一個持續的時間足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年。
從最初的肉膜,到能夠進行短距離的滑翔,一直到最後的能夠長途飛行,這個進化的曆程是十分漫長而久遠的。
生物從海洋到陸地到最後能夠飛上天空,這裡麵的進化曆程每一步都是十分艱難的。
有著許多的必然性,但更多的其實是偶然性。
而從這一步來說,也可以想象。生物要從飛行到直接能夠產生反作用力,這裡麵需要的時間絕對是相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