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她的聲音。
溫延珵的身高夠高,哪怕是人群層疊,他還能看得到舞台上的人影,她拿著話筒和台上的人互動著。
他在找她。
她倒是心挺大的,還能上台去互動了。
“小姐姐,今天我們的活動呢,就是在台上表演一下和國風相關的歌曲或者舞蹈或者任何才藝,就能贏得主辦方為幸運觀眾準備的廚房鍋具一份,怎麼樣,要不要挑戰一下啊?”主持人將話筒遞過去給餘音。
餘音看向了那套廚房用品,“不挑戰,我就不上來了。”
“小姐姐夠爽氣,那小姐姐要為我們表演什麼呢?”
餘音想了想,“借那位小姐姐的琵琶行嗎?”餘音的視線掃了過去。
還沒等主持人詢問,穿著唐製襦裙的小姐姐已經走了過來,遞過去了自己的琵琶,“給。”
“謝謝。”餘音拿過了琵琶。
主持人已經給她搬過來一個椅子讓她坐下來。
餘音迎麵笑了笑,“麻煩給我舉一下話筒了哦。”
男主持人對美女的要求自然是沒有辦法拒絕的,站在她的身邊,替她舉話筒,當然看好戲的成分也是有的。
餘音撥動了琵琶的琴弦,剛一個前奏,就讓台上民樂樂隊的隊員都朝著她看著。
原來是行家。
隨即,餘音開了口。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現在確實國風歌曲流行,甚至朗朗上口,民樂樂隊也是通過這樣的形式推廣民樂,他們彈奏或者演唱的歌曲也都是國風類彆的,不是傳統曲目。
可這不是……
屈原的《離騷》竟然是用
這樣的方式吟唱出來,還配合著琵琶,婉轉的音色,溫延珵聆聽著她的每一個音節。
她是學校大型文藝演出的主持人,有著動聽的嗓音,卻不曾聽過她唱歌,偶爾在做飯的時候,會哼唱兩句。
現在的她,在這樣一個舞台上,像是周身都籠罩著光。
像是一顆照耀著所有人的小太陽。
在場的人,都安靜下來,讓她手裡的琵琶音色更為清晰可見,也有不少人舉起了手機,給她拍著短視頻。
她像是所有人眼裡的光。
一曲完畢。
贏得滿堂喝彩。
溫延珵的目光遲遲無法移動開。
她在笑,所有人都在讚美。
連主持人都覺得說任何的讚美詞都不及曲子和歌唱得好,還是餘音開了口,“我能拿到這個獎品了嗎?”
在場所有人都在呐喊,“能!”
她的眼神逡巡一圈,拿過了主持人手裡的話筒,“主辦方,不會反悔了吧?”
“當然不會,隻是小姐姐的歌唱得實在太好聽了,我還在想用什麼誇獎顯得我不那麼俗氣。”主持人接話。
“沒關係,你獎品給我,就不俗了。”餘音俏皮地說道,隨後小心翼翼地將琵琶遞過去了給琵琶小姐姐,“謝謝小姐姐的琵琶,讓我拿到了這個獎品。”
“剛剛這個曲子是你自己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