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注定的不可能!
之前張澤林心中就以為,這次是開閉幕式,會是一次‘守成’的結果。
這也是最穩定的做法,畢竟輝煌和榮耀他們已經有過一次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選擇肯定都會是求穩,求勝。
反正就不需要突破,隻需要不出問題,不壞事就行了。
就好比如春晚,不需要你節目多好看多好看,你隻需要穩定,所以全部人,所有人,必須假唱,全部還音。
是一樣的道理。
這也絕對是函夏市麵上絕大多數導演的想法,要是把他們弄上來,他們大多數也會選擇這樣做。
沒辦法,這種事情給予的壓力實在太大了,這種全球性質的盛會,會注意到你的目光肯定是來自於全世界的,這麼多雙眼睛盯著伱,你要是在這上麵出了什麼問題,那帶來的影響將會是致命性的。
可是張澤林也沒想到,夏遠居然想搞這麼多東西?
這也讓他有些懷疑人生。
他已經看不懂了,禾頁影視這家公司到底想乾什麼,夏遠又想乾嘛?
你說他們作為一家公司想賺錢吧?
這是你想賺錢的態度嗎?
要說是不在意虧損問題和一時間的利益問題,真的是和網上說的那樣,想把夏遠推上國師的位置吧,實際上又不太現實。
因為張澤林自己作為業內人士,而且還是個資深業內人士,在圈中地位很高的那類人,他是非常清楚的,想要成為國師,那哪兒有那麼容易。
至少他就任何想法都沒有,因為你想要成為國師,不是說你參加一次奧運會,擔任總導演就能成的。
在函夏這個國家,任何事情,一旦掛上‘國’的名號,那就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導演這一行自然也是,你想要成為國師,你就必須證明你有這個價值,能夠配得上這個名號,而不會在這個位置上做出讓全世界人看衰的表現。
打個簡單的比方來說,你必須得做到常人之不可為,常人之做不到,超越常人之理解。
也就是說,你若是想僅僅通過一次奧運會就把自己送上國師的位子,那麼你隻能是做到,把這次奧運會辦成真正史無前例的那種,全世界的史無前例的那種級彆,甚至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程度,上頭才會考慮這個可能性。
所以,實際上雖然網絡上普遍的聲音都說,通過導演奧運會可以登上國師的位子。
可是實際上隻有張澤林這種資深業內大佬,甚至他自己都參與過函夏第一屆奧運會導演的人才清楚的知道,這個可能性是接近於零的。
甚至就連當時的第一任國師,人家也是通過春晚,然後各種軍民項目之後,經過十多年矜矜業業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水平之後,上麵才開始考慮是否讓他擔任國師的問題!…。。
然後任老師就被授予了國師的稱號。
實際上這個稱號和位置,是上頭對任老師的認可,專門造出來給任老師的!而不是原本就有,擺在那,誰都可以上的位置!
張澤林等業內人士早早就看清楚了問題的本質,也知道為什麼自從任國師去世以後,國師這個位置就一直空懸著,中樞院再也沒有指派過任何一名導演成為自己的直屬禦用導演。
因為這個位置本來就是給任老師的啊!
尤其是現如今的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當時之所以這麼做,有國師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國內一切都在百廢待興,全國都在經濟複蘇,萬物競發的環境。
那時候,娛樂業的環境剛剛發展起來,從業人士少,尤其是導演這種高端人才,基本沒幾個,水平夠看的也沒幾個。
任老師算是一個人扛起了大半壁的江山。
這是底層邏輯,就是因為時代因素加人文因素才會有任國師的誕生!
現在?現在他們站在世界之巔,娛樂業也快速高速的發展,導演?國內太多了。
你說在這種情況下,上頭是直接選派一個人,直接套上名頭登上寶座,以後所有活動全用這個人呢,還是可以在娛樂圈當中這麼多導演裡麵選一個最合適的好呢?
每個導演都有其最擅長的點,很多事情如果僅僅隻是禁錮在一個選擇上,那才是最不穩定的做法。
所以不論是張澤林,還是其他圈內導演,甚至是大導,都很深刻的知道,這個國師的位置實際上是再也不會有第二個人登上去了的。
函夏注定了不會再有第二個國師的存在。
尤其是還有一點就是,夏遠的年紀擺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