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采山去嘍(1 / 2)

李居安往嘴裡塞了一大口烀土豆,夾起一口醃蘿卜條,狼吞虎咽吃完了飯。

他想要進山得做足準備。在興安嶺李家屯這個地理位置,一年十二個月,7個月時間在寒冷中度過,哪怕是炎熱的夏季,最高氣溫也隻有31度,現在11月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5度。

他到柴房後,將烏拉草絮在靴裡,預防凍瘡。

上有孤兒寡母的母親,下有八歲小妹,房屋破落,缺衣少食,但他絲毫不慌。

黑土地裡刨到的糧食,每年分到手也隻是口糧。主食最多的是土豆地瓜,國家對個人做生意沒有全部放開。隻要他拿到獵槍,和子彈,遵紀守法靠山吃山,小日子定然踏踏實實,還能發家致富。

李居安提著一盞馬燈,帶了些煤油。他用麻繩綁好褲腳,防止褲腿裡鑽風進雪,再抄起牆角的鋤頭,和十字鎬,準備挖土用。他出門前在腰上係了根麻繩,彆上斧子和侵刀。

全副武裝後,他和母親宋蘭花告彆。

“蹽了。”

“兒子,這天化雪,溜達錢兒都加點兒小心。白把波樂蓋兒卡馬路牙子上了,蹭凸擼皮兒了。”

“要是摔埋汰了就撲漏撲漏,要不這天還是甭出門了。”

母親的絮絮叨叨,在他聽來都是溫暖的關切。

他笑著擺擺手:“知道咧媽,放心吧,走嘍。”

李家屯裡四周都是連綿大山,樹林灌木叢裡藏著各種各樣的野菜,山珍,藥材,人參。還有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們。

母雞們蹲在灑滿陽光的窗台上曬曬太陽。長滿窗花的窗戶,滴水的冰淩。

屯裡孩子們在戶外愉快的玩耍。在沒有塑膠跑道也沒有寬闊的操場的年代,房前屋後就是孩子們自由嬉戲的樂園。

屯裡代銷社邊上是自行車修理鋪。

修理鋪邊上是馬架子,土坯砌牆,草苫頂的馬架子是孫老頭搭的。孫老頭早年開墾北大荒時,有過這方麵搭馬架子的經驗,他回村後憑借手藝進了集體性質的修理自行車合作社。

李居安掏了掏兜裡的幾樣簡單工具,和不剩多少的錢,盯著自行車修理鋪突然冒出個想法。

黑色內胎?

黑色內胎有韌勁,這不是現成的彈弓製作材料麼。

獵殺大型獵物得靠獵槍,小型獵物可以靠彈弓,還能節省子彈。屯裡小孩,哪個小時候沒玩過彈弓?

他記得孫為民家的彈弓特彆讓他羨慕。彈弓的架子是不鏽鋼的鋼條做的,彈弓的皮筋兒是紅色的,彈性很大,皮兜是鹿皮的。不像他小時候玩的手裡彈弓,架子都是用樹杈削成的。但如果樹杈配上,黑色自行車內胎鉸成的皮筋兒,可就不一樣了。

李居安連忙道。

“孫伯,這黑色內胎多少錢,要被刺穿孔的。”

孫老頭怔了怔,他手裡正在修刺穿孔的自行車內胎,心裡煩悶著。他見過有人買內胎,但還沒見過點名要壞損的內胎。問的人又是遊手好閒的街溜子李居安。…。。

他立馬擺擺手,叫李居安上彆處耍去,甭耽誤他乾正事。

李居安也不走,笑嘻嘻地等著孫老頭用熱水泡好內胎,再遞上去錢。

“孫伯,三毛一個前內胎。這個都壞了,不用補,兩毛錢便宜點給我唄。”

屯裡的修車師傅都貌不驚人,還有些不修邊幅,但手藝精湛,眼神也毒辣。

孫老頭抬眼奇怪地看他,“你媽給你相親嘍?相親為了麵子,專門借自行車去和姑娘家約會?”

“把彆人自行車蹬壞嘍?跑來修?”

李居安看著當年的修車社,心裡湧出濃厚的感情,話語間流露出幾分滄桑和懷念。

“買就買唄,有用就是。”

孫老頭第一次見到街溜子用那麼認真的表情說話,點點頭道:“瞧你小子難得正經一回,1毛3拿去,回去好好相親,帶個姑娘家回屯裡,彆叫你媽天天替你操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