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比市場價還高些。而且黑瞎子肉並不算好吃,比起山雞肉差遠了。有句話叫“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而且那麼大一頭黑瞎子,剝皮去骨後,還得刨熊脂,卸下來的肉也不少,哪怕他送去集市賣,講不定幾天都賣不完。
現在生產隊的大隊長開口,要收走所有的黑瞎子肉,而且比市場價還高出一毛錢,讓他心裡喜滋滋的樂壞了。
買黑瞎子肉走的是生產隊的經費,李居安拿到96塊錢。這可是巨款,在生產隊正式員工平均隻有37塊5毛的年代,他懷裡揣著96塊錢,總覺得懷裡滾燙,生怕掉了,趕緊和李拐子,宋德生分股。
李居安能分5股,李拐子2股,宋德生沒開槍,分一股。李居安把13塊8毛給了宋德生,27塊5毛給了李拐子,零頭都照給。他手裡拿到54塊7毛。
隻是黑瞎子肉就能賣掉拿到54塊7毛,堪比一戶人家一個半月的收入。他一想到黑瞎子身上最珍貴的是熊膽,更期待熊膽能換來的收獲。
當天晚上,生產大隊食堂可熱鬨了。
一百多名職工,每個人都分到一塊黑瞎子肉,還能在食堂吃到美滋滋的紅燒黑瞎子肉。
李居安和李拐子,宋德生作為獵熊的英雄,被生產隊陳大隊長請進食堂一同坐下吃飯。
彆說,食堂師傅燒的肉真是不錯。又騷又老的黑瞎子肉被燉爛了,爛到酥透。紅燒醬汁和辛香料的香味掩蓋黑瞎子肉本來的騷味,一口咬下去香得很。再配上一大口生產隊的苞米饅頭,好吃到能把整個舌頭都吞下去。
陳大隊長敬酒感謝小李炮。酒過三巡,同一桌飲酒吃肉的宋德生,張副隊長已經有些不勝酒力,說話都含含糊糊舌頭捋不直。李拐子也有些上臉。李居安上一世南下闖蕩,逢人就喝酒是尋常事,深諳酒桌文化。他幾杯酒下肚,和陳大隊長借著酒力嘮開了話茬子。
他想借著打熊這件事,幫母親實現當初錯過的機會,進入生產大隊組織婦女成立的手工編織組。
他記得上一世,生產大隊的手工編織組越做越大,一年比一年做得好。手工編織專門用硫磺熏過的玉米葉子編織提籃和地毯。做好的成品由公社負責銷售。先運到海邊大城市,再用船發往大連出口國外。
這項收入歸到大隊賬上,十分豐厚,個人計工分。隻要願意動手,最後就能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這是婦女們的一項大收入。
母親當初為了照顧家裡,臥病在床的父親,和年幼的妹妹,犧牲了很多。她眼看著一個個姐妹,包括錢丁香進了生產大隊的手工編織組,每個姐妹做熟後,熟練工一個月
能27塊5毛,比臨時工還高個8塊錢。
李居安和陳大隊長提了一嘴。
陳大隊長立馬豪爽說道:“這就不是個事兒!這頭黑瞎子缺德玩應,我早就想整死它。李炮你放心,今兒個你幫了生產隊的忙,這種小事包在我陳某身上。”
母親宋蘭花能進生產大隊手工編織組的事,就這麼被定下了。
李居安喜出望外,恨不得馬上插翅回李家,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