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搞笑的崇禎,給漢奸洪承疇設九壇祭奠(1 / 2)

時間回到不久前。

鬆山大營。

洪承疇曾欲拔劍自刎,以報崇禎知遇之恩。

但因‘劍不利’,隻好作罷。

被建奴生擒。

其實,洪承疇早有意動。

隻是愛惜羽毛,所以一時沒有答應勸降。

多爾袞事多。

得肅清殘敵,再全力圍攻錦州,且心憂大玉兒的安危,還想再儘量分些兵去救盛京。

光這些,就占用了他的全部精力。

更何況勸降漢人本就不是他擅長的事。

乾脆讓多鐸押著洪承疇去往盛京,直接獻俘。

讓皇太極去勸降。

就這樣。

多鐸又率著一千鐵騎,大清早就追著皇太極去了。

他的屁股後麵,很快,又有一萬多的鐵騎拔營起程。

不久。

看著大淩河。

洪承疇一時晃神,惆悵萬分。

沒想到,自已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往建奴的盛京。

投了。

自已真的投了。

在未來。

自已會被史書記載為貳臣嗎?

會被罵作千古不義之洪賊嗎?

洪承疇悲傷的時候。

多鐸卻是接到了前線皇太極親衛的急報。

得知了盛京城落,明軍極強,可能需要再加援軍,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的消息。

多鐸驚恐萬分。

偷偷安排人往多爾袞那送信,生怕被洪承疇看出不對來。

然後便是帶著自已的人馬,加速往遼河而去,急著與皇太極彙合護駕。

............

另一邊。

北京,紫禁城!

在崇禎勤勉開會,召集大臣,商討到底從哪調兵,各種想辦法解決鬆錦之圍困局的時候。

大明的八百裡加急也是到來。

鬆山城破!

洪承疇自刎!

“鬆山城破,洪督師身死殉國?”

得到消息,崇禎立即就是癱坐於龍椅之上,麵如死灰。

這個消息,如共工怒觸不周山,讓他整個人的天都塌了。

崇禎一直很重視洪承疇。

洪承疇向來能打能乾,也不負他的期望。

他進一步視其為肱骨,中興之大臣。

眼裡幾乎隻有洪承疇,什麼盧象升,孫傳庭,在他麵前都不如洪承疇重要。

是他最器重,抱有最大希望的臣子!

所以。

聽聞鬆山被破。

崇禎都沒考慮過洪承疇會降。

根本沒有想過,他這一朝最大的忠臣,會降給建奴!

隻以為,其身死殉國了。

當即,他就想到了開天壇,給洪承疇祭奠九壇,以告洪承疇在天之靈,以彰洪承疇之忠!

渾然忘記了。

當初盧象升如此壯烈的殉國,自已卻什麼都沒給一個。

還怨言其愚笨。

“陛下!”

陳新甲聽見這個消息,也是感覺天塌了一般。

鬆山之兵,那可是大明最後的精銳了!

這絕對是大明的不周山倒了的級彆!

可是。

再怎麼難,問題也必須要解決啊!

陳新甲腦子轉動,飛快思考,進言崇禎。

“鬆山已破,建奴下一步便是錦州,錦州孤城,如今恐已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被破也是情理之中,預料之內,到時,我大明將徹底喪失遼西走廊的掌控權!而山海關將是大明最後一道屏障!”

“倘若再被大明趁機破掉山海關,那將可直通京師,我們無險可守,無兵可擋,彼時,萬歲危也!大明恐將亡國!”

這一語。

頓時把崇禎驚的從悲傷變得恐懼,回過神來!

“陳愛卿,陳愛卿,這可如何是好?快快教朕解此危機!”

他急忙向陳新甲求問。

“當今之計,還請陛下速速下旨,全力鞏固山海關!”

“陛下不可再議鬆山大敗之責,將王樸下大獄,將吳三桂問罪。而是要嘉獎撫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讓他收聚鬆錦殘兵,同時借調潼關兵力,增援山海關。”

“最後,臣建議南巡!”

陳新甲貪與不貪也好。

但在能力上,還是沒的說。

比後來的周延儒等強上百倍。

這條條,不說救國,也可讓大明苟延殘喘更久。

不過。

這是崇禎。

對吳三桂那條,崇禎還算讚同。

但後麵幾條。

崇禎表示頭疼。

“拆東牆補西牆,那潼關之外的流寇怎辦?”

“至於南巡........”

崇禎沉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