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孔賊毀我大明中興啊!”
“噫籲嚱!嗚呼哀哉。這可如何是好?”
一陣歎息,不舍的呼喚,痛心疾首的聲音。
但其實眾人並不感覺驚訝。
因為,這早在預料之中了。
“不過,在總兵吳三桂親率秦皇島水師出海接應下,成功反殲滅、俘虜大量孔賊水師,乃至生擒孔賊本人!成功突破了海上圍困,逃出生天!”
這一瞬間,崇禎酒都驚醒大半。
原本還喧嘩的大殿瞬間安靜。
逐漸急促的呼吸聲聽得一清二楚。
這都能活!?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吳三桂那兒。
又有幾艘戰船?
加上紀塵那一千人,他們就能贏了?
殲滅,還俘虜?
所有人都感覺無法想象。
奇襲盛京,還有可行性。
因為建奴主力在鬆錦,老巢都是弱兵留守,隻有少數精銳。
他們早先捉到了代善,肯定就消滅了一部分精銳。
用好代善又可以合理摸進城,拿下皇太極後宮,以重要人物威脅,分化再屠殺之。
這雖然很難。
但確實有可行的方法!
湊齊條件,他們一下都能想出數種破盛京的方法。
和豪格一萬五千大軍對上。
雖是正麵,但打的也是守城戰。
建奴本身又不擅長攻城。
突然要急速攻城,肯定會不適應,失敗難免。
肯定是殺了一部分後,好運一炮打死豪格,所以建奴士氣崩了,潰逃被追殺。
有這運氣,換他們上去守城,他們覺得自已也能行。
但是。
一千人,在海上!
還是遭遇戰!
被號稱五萬的建奴水師圍攻,還反殲滅、俘虜孔賊水師?乃至生擒孔賊本人?
這就完全不可思議了!
這可是先傾儘了大明國庫,打造的鐵血水師。
被孔有德打包送給建奴後,建奴又花了多少錢維護更新?
其規模和戰力,豈是一個‘可怕’能描述的!
但........
卻這點人都沒攔住?
匪夷所思!
“怎麼可能!就算借吳三桂三十個膽子,他也不可能敢親率那點人去海上找孔賊晦氣!”
有大臣吼叫。
“也許就是靠此出其不意!”
“不然您的意思是說,紀塵將軍,以一已之力殲滅孔有德水師?”
那位大臣啞然。
這就更不可能了。
可吳三桂。
何時如此勇猛呢?
那他上一次與洪承疇一起的時候,怎麼跑這麼快?
“也許,吳三桂是知恥而後勇。”
有和吳三桂親近的大臣開始幫腔。
也順帶幫吳三桂請功。
怎麼賞?
崇禎陷入了沉思。
吳三桂敢給了一個提督銜。
又還欠著孫傳庭百萬軍餉呢。
現在一個紀塵。
一個吳三桂。
都等著嗷嗷要賞。
可......
怎麼賞?
給點虛名吧。
崇禎決定以一把尚方寶劍,一件一品大臣才可被恩賜的蟒袍,作為打發。
然後。
就是他最頭疼的紀塵的封賞問題了。
如果可以。
他是真希望這位回不來。
在明之一朝,外姓隻可追封為王。
而這功勞,隻封個公爵,又萬萬不夠。
崇禎深吸一口氣。
為什麼自已要如此多疑呢?
回望自已一生。
他有時會感覺可笑,做的事情,很多相當無知。
堯舜為榜樣,鄙視漢、唐,如唐太宗。
但做的,卻都是錯誤的事。
用人之道,一塌糊塗。
多少能忍忠臣,寒心離去。
既然天降如此猛將。
不如就效仿昭烈帝與武侯的故事吧!
也是一件美談。
多疑的崇禎,決定為了紀塵而改變自已。
他清清嗓子。
“傳旨。”
“朕之長女長平公主朱媺娖待秀閨中,也差不多到了出閣的年紀。”
“今,又有紀將軍,連建不世奇功,朕,便要將他特招為駙馬!”
“禮部可以著手準備了,待紀將軍凱旋,獻俘祭告太廟之後。”
“紀將軍的其他封賞事宜,獻俘之後,再行廷議。”
崇禎。
甚至已經準備打破祖訓,給紀塵封王了!
s:還在寫。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