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斷了骨頭,口吐了鮮血。
“你們做的真絕啊!一個銅板,不!是半個銅板都不給我們留?!”
牛金星也是大怒。
期待越大,失望就有多大。
又擁有足夠的暴力情況下。
這股失望,就會變為憤怒發泄出去!
“我說為什麼始終連崇禎的毛都沒有找到一根!想必也是你們欺上瞞下,把我們騙的死死的對不對!”
牛金星開始了滑坡。
始終沒有找到崇禎,甚至連根毛都找不到,紀塵蹤影也始終不顯。
這本就讓他們心裡不爽到了極致。
早就覺得。
之所以找不到崇禎,是這些京官隱瞞,得給這些京官顏色看看。
隻是之前為了大局,想儘快站穩腳跟。
所以都在忍讓。
但現在。
他們是徹底忍不了了!
他們在外麵準備了這麼多車子,可以連綿幾裡的車子,就等著搬運崇禎的寶庫啊!
結果連根毛都沒帶回去?
那該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這將淪為千古笑話!
日後誰提起不笑笑他李自成,他的大順國?
再者。
軍裡對銀子的缺口很大!
就算這崇禎的寶藏真的沒有銀子。
那他們也得把銀子掏出來!
無論如何!
“大順王.......民間傳聞,不能當真啊。”
王德化像條死狗一樣哀呼。
“還嘴硬是吧?拉下去,淩遲,我就不信查不出來銀子和崇禎到底去了哪裡!!!”
李自成咆哮。
震懾震懾京城的其他明官,讓他們乖乖助餉,那也是極好的。
追贓追餉的第一階段。
便開始了。
得到消息。
在外的李岩,當即便是給李自成去信。
勸解曰:崇禎的寶庫空才是正常的,我們為什麼造反?不就是連年天災,活不下去了?崇禎是個好皇帝,這也是您親自承認的,咱們打的旗號,都沒喊著誅殺暴君。若內庫真有錢,他豈會如此坐視天下百姓餓死也不開倉賑災?
如今,天下未穩,不是做這種求財之事的時候,您可記得劉邦與張良先進入鹹陽的故事。
如今亦是如此。
現在動亂,那吳三桂那邊就會有問題,也許會導致整個大局多的崩盤。
所以,望大順王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
李岩情真意切的上疏。
但很可惜。
因為農民起義的局限性。
李自成終究是走了過去與未來的老路。
曾是“能納人善言”、“凡事皆眾共謀之”的作風不見了。
“書生!”看著李岩的奏疏,李自成冷笑搖頭,十分不喜:
“現在還管什麼誤會不誤會,本就指望崇禎的內庫,大明的國庫了。結果毛都沒有!你不頭大,我頭大啊!我不想辦法去其他地方搞點,又不劫掠百姓,讓百姓交稅,那我拿什麼去封賞功臣?大軍吃什麼喝什麼?就是仿照其他地方,給老百姓發牛分地的錢,我也沒有啊。”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李自成歎氣,再度搖頭。
於奏疏上批了一個:“知道了”。
知道了≠要執行。
很快。
李岩便是拿到了回信。
他長長的歎氣。
敏銳的察覺到——闖王,變了!
已不似他的君。
如今,他的君主,就該是紀塵!
“原本,我還有些愧疚,可你又是奪我兵權,將我閒職軟禁,又不聽勸誡........”
李岩自語,看著奏疏上的那個‘知道了’,腦海中浮現出李自成的麵龐與表情。
回憶深遠。
又想到了他們以前剛見麵時的模樣。
眼角,不自覺的流下一滴淚水。
s:最近確實似乎水了點,一些劇情走的太多了.....
無妨,下一章就要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