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座總兵府中。
備倭總兵王之仁,看著席位上的諸多士紳,靜靜聽著他們發言。
“哼!”
“這個武王,就是徹頭徹尾的癲子!”
“建奴未除,各地農民起義未定,先朝未滅,天下大勢還沒個影子了,就將矛頭對準我們!”
“我老家百口人,都幾乎被那紀塵殺絕了!”
“無非對周圍用了點自古有之的小手段。”
“他何至於如此殘忍,如此瘋狂地抄家滅族!!!”
“成大事者,連這一點容人的度量都沒有,不是明主,絕不能”
這邊比福建那邊都跳的更歡,畢竟他們離江南更近。
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是江南那邊的分家。
他們知道,等到紀塵蕩平建奴回來,必然直接拿他們開刀的。
這紀塵,真是太沉不住氣了。
王之仁心中如此評價。
天下還如此,就亮出了屠刀,如此狠辣。
若天下真定,那還能有他們活路?
投降?
在紀塵手底做官去?
那不得比在洪武皇帝手下做官更受不了?
昔日洪武皇帝,天下未定的時候,還都知道和元庭打好關係,以免多麵受敵呢!
這紀塵,這武王,卻連這點思想覺悟都沒有。
王之仁百思不得其解,以武王在江南的執政來看,怎麼會不知道這點淺顯的道理呢?
難道是真一點都不怕自已出門在外的時候被他們偷家?
也太瞧不起他們了吧!
既然如此,那你就哪裡來的,滾回哪裡去!
王之仁眸中露出狠光。
必須得聯合福建鄭芝龍,把江南給乾了!
...............
福建,鄭芝龍。
他已下定決心,要趁紀塵不在的時候,先行動手,打到江南區。
把紀塵抓來的建奴皇帝,大明皇帝,全部搶到手上!
把紀塵留在江南的財富徹底掠奪!
把江南給徹底打爛!
因為紀塵他善。
所以紀塵必然會回來。
這樣,便可以給建奴大大減少壓力。
等到紀塵回來。
因為江南慘狀,必然還得給百姓想辦法安置。
如此,就能多拖延更多的時間。
也許到時。
諸地方的討塵聯軍,就能集合完畢。
然後,他們的勝算,應該很大?
畢竟紀塵的基本盤都是爛的。
又得養自已的兵,還得養自已的百姓。
怎麼想都會顧首不顧尾,顧尾不顧首吧?
於是。
鄭芝龍聯合江南被打殘的士紳,還有浙江等地的防倭總兵王之仁等,發起了一次針對紀塵基本盤的進攻!
其名曰:還鄉團。
總兵力高達十數萬,對外號稱五十萬,船隊千艘大小船!
若不是他們沒有去找浙江魯王、廣西桂王等聯合的話。
此刻兵力將更為逆天。
這群東西,乾正事,對外敵不行。
但打自已人,那是杠杠的!
隆武帝朱聿鍵,就是被他們給內耗,賣死給大清的。
“願主庇佑我們成功。”
鄭芝龍在胸前劃了個十字。
是的。
劃十字。
因為他鄭芝龍,還是天主教的信徒。
天主教名尼古拉。
“哈哈哈!乞活軍全在山海關,剩下的秦良玉等守軍,老兵不過兩萬,新兵加起來不過五萬,如何能贏我們!”
“兄長,你太小心了吧。”
鄭芝豹哈哈大笑。
望向江南的方向,眸光越發貪婪與陰狠。
江南啊!
本就是富裕之地。
更是聽說,紀塵將搜刮到的財寶,很多都分給了百姓。
這打上去,該是有多爽哦!
他已經迫不及待大肆搜刮百姓了。
鄭家人,可以說壞的流黑水。
於原本的曆史線。
他們將在掌控隆武帝後傲慢無上,賣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橫毒凶暴,難以言說。
後麵敗走江南的時候,依然大肆搶掠,以至於當時造成這種現象:“受害者延頸待清兵,謠曰‘清兵如蟹,曷遲其來!”
唯一不畜生的隻有鄭成功了。
就連鄭成功的兒子,鄭經,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畜生。
鄭成功39歲便死的不明不白,死前還專門抓破了自已臉皮,道是:“我無麵目見先帝於地下。”
算是陰溝中蹦出個棉花球來了。
不過,鄭成功也是一個大坑逼。
還是李定國攻打廣州那一戰。
雖然很大原因,是因為李定國太當人,受不了拷問人性,而導致戰略的大失敗。
但其中還有一個極大的原因便是鄭成功雖和李定國約好了夾擊廣州,最後卻爽約了。
即便隆武帝死了,其弟弟紹武帝也在廣州死了。
鄭成功還是堅決的想擁護唐藩為帝。
十年的時間裡,堅持不懈廣泛尋找著傳說中隆武帝死時流落到民間的幼子。
將唐魯之爭,唐桂之爭延續了下來。
他不願意接受魯王一夥,而是想吞並魯王,但由於清軍強大,隻能維持同盟關係。
唐桂之爭,則更劇烈,當初紹武帝占據上風,但讓李成棟偷了廣州,永曆皇帝因此才撿了便宜。
所以,鄭成功是決計不肯為永曆賣命的。
而李定國,卻是給永曆做事的。
李定國想的挺好。
一旦拿下廣州,他們兩方勢力確實連在了一起,有利於抗清大局。
可是他也不想想,到時兩邊勢力該怎麼相處。
鄭成功作為隆武親封的國姓爺,他能脫離唐藩的背景嗎?
而大明黨爭又甚。
於是依舊互相傾軋,消耗了對建奴的實力。
小小的半邊天下,他們差點分出了四個大明皇帝,都在互相爭奪大明正統。
而建奴卻是一個統一的朝廷。
不輸,才是怪事了。
不過。
也不能完全怪鄭成功。
畢竟大明一朝,臣子站錯位置後,那個不是萬劫不複?
不是每個皇帝都叫李世民。
如靖難,支持朱允炆的臣子,下場都是什麼?
族誅!
妻女家眷,入教坊司,世世代代賤籍!
要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還有於謙。
昔日力挽狂瀾,對大明社稷有再造之功。
然而,奪門之變後,他便是被抄家誅殺!
鄭成功敢相信永曆朝廷,那才是有鬼了。
於是,鄭成功雖然堅持抗清,死都要抗清,但就是要保持獨立。
他與李定國誌同,但道不同。
堅持——大明要光複,得在唐藩手裡光複,在隆武帝流落民間幼子手裡。
李定國雖然軍事能力很強。
但政治能力和情商,實在不夠。
從一開始,他對鄭成功的期待就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新會一戰,夾擊廣州一戰,才會那樣的無可奈何啊。
所以最後,才會氣的孫可望直接投清........
所以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大好良機。
...................
江南,金陵。
即使離紀塵的大清洗已經過去了許久。
但外地人一來,還是能立刻感到一股濃鬱的化不開的刺鼻血腥味。
這樣可怕的味道,再搭配上城內城外一摞摞灰白色的京觀,更顯得恐怖萬分。
一股令人惡心的感覺,頓時湧出。
‘吱呀吱呀’
一行馬車,此刻正在駛來。
一路上,行人投來好奇的神色。
這種金毛,真是少見啊。
“這金陵,果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