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百零八伏虎拳(1 / 2)

從武聖開始 能優斯特 3234 字 1個月前

“伏虎拳,是師父建雄公家傳絕藝,練成後有降服山中惡虎的神力。”

“本套拳法共有十八架勢,一個架勢有六個變化,共衍生出一百零八招式。”

“你們新入門,從基礎開始學習,切記不要貪多。”

外院的寬敞地麵,魯強站在一眾學徒麵前傳授拳武。

他身材魁梧高大,為人極為穩重,光是站著就如同山嶽聳立。

“大師兄可是正兒八經的氣血武士,綽號‘鐵虎’。”

新手學徒人群中,宋富貴低聲提醒周遊。

新入門的學徒甭管待多久,學習內容都差不多,苦練基本功。

唯有突破勁力,轉正成為正式學徒,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周遊雖然來的最晚,還是和其他新手期的學徒一同聽課。

“聽好了,習武又稱練拳,為什麼呢?”

“因為拳術是武之源、武之基、武之本,萬武以拳為宗,習武必練拳。”

“一拳打出,不光是手、肘、臂、肩,更要調動脊背、腰臀和腿腳的力量。”

“爾等初來乍到,不要好高騖遠,還仍是從禦伐手、方圓步開始練習。”

周遊打起精神,終於講到重點了。

但是周圍來得早的學徒們,聽到禦伐手和方圓步,都有些懶洋洋的,很不感興趣。

魯強似乎沒注意到這些,仍是一字一句清晰講解

“禦伐手,是拳法的基礎,拆解開來,就是禦手和伐手兩部分。”

“武為爭鬥,有爭鬥就有進攻和防守,一來一往就是一個回合。

“禦手是防禦的手法,伐手,則是進攻的手法。”

“你一拳打過去,就是伐手,對方抬胳膊攔住,就是伐手。”

“禦伐手,屬於陰陽一體兩麵,共生共存,缺一不可。”

“比方說,你打人的時候不能完全放棄防護,不然對方一個閃開,反手就能將你打倒。”

“禦伐手,連攻帶守,或五五分、或三七開,既能打人,又防人打。”

魯強講解一通,喚來兩個學徒上前拆招。

拆招的過程,就是一板一眼的演練。

兩個學徒你一拳我一腳,看似打得熱鬨,實則都是點到為止。

瞧他們的模樣,可以打上一天都不帶受傷的,最多是流些汗、喘口粗氣。

周遊仔細看著,心想這就是所謂的章法。

拳路聽著虛幻,實則都有規律摸索,為了用最小的力量打倒敵人,必須尋找要害。

所以,任何拳法的核心,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強的力量,攻擊敵人最薄弱的部分。

進攻如此,防守也是同樣道理。

禦伐手,就是針對人體要害進行攻擊和防守的套路。

魯強這位大師兄說得很有道理,此為習武根基。

但周圍大部分學徒,對此興趣不大。

他們滿腦子想著三個月的期限,都想著學習伏虎拳的精妙招式,儘快達成入門的條件。…。。

魯強講完了禦伐手,接下來是方圓步。

“天圓地方,人在天地間行走,步伐不離方圓。”

“圓走弧、方必直,有來有往是勝機。”

“師父傳過一句話,寧走圓不走直,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直來直去最是凶險,沒有回轉餘地。”

“對敵時腳下拉開距離,想打人就湊上去,遇見對方反擊就即往後退,弧線往後一收,似乎後退,實則給反補留有餘地。”

“若是直挺挺進退,就是傻頭傻腦的傻麅子。”

魯強邊說邊比劃,朝前邁了幾步,又往後退了幾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