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人九鼎 金仙道(2 / 2)

從武聖開始 能優斯特 2920 字 1個月前

“相應的,許多現代文字隨時代而生,古代也沒有對應的文字記錄。”

“篆文,刻錄在石壁、玉器、金器上,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文字起源。”

“世間最古老的篆文,來自九個青銅大鼎的拓文,是為……天人九鼎。”

“話說當年天人降世,天地間最強大的七十二部落收集所有兵器農具融化,鑄造九個大鼎作為祭祀天人的禮器。”

“大鼎內外表麵以篆文記錄天人降臨的種種異象,以及天人傳授各種知識、力量的過程。”

說到這裡,曾夫子強調,“據說,天人傳授的力量,令凡人孱弱的身軀變得強壯,與野獸搏鬥,在山崩、洪水中存活,後來命名為一一武。”

這句話如雷霆般響徹周遊腦海。

“天人授武,這是世間一切武道公認的起源。”

周遊內心激蕩,什麼天人,外星人、神仙,還是高維生物?

曾夫子話鋒一轉,“怪力亂神,暫且不提!天人九鼎雖是傳說,但在後來曆史記錄上不止一次出土,留下傳世的拓片,一字千金。”

“我們今天就講兩個字,以天人九鼎為界限,之前沒有,過後才造出來的兩個字。”

他轉身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分彆是神與仙。

“這兩個字,一個常見,另一個比較生僻。”

他口中的生僻字,赫然是……仙字。

“街頭巷尾常見白袍人,他們隸屬釋神教,認為天人降世為拯教世人,所以將天人解讀為神,至高無上、神力無所不能。”

曾夫子在白紙上草草幾筆,將神字拆分成示和申。

“神的含義要從這兩個字來分析,申是電的異體字,寓意電為貫日長虹。”

“從古至今,雷電被認為神靈的權柄,懲罰罪惡、降雨灌溉,兼具忿怒和慈悲。”

“天人從天而降時,身邊圍繞著雷電雲霞,以雷電示人,代表著權威,所以就有了‘示申’合並成神。”

“大多世人認為,神威莫測,不可違逆,否則必將招致災禍。”

“從這個角度解讀,天人就公認的神。”

曾夫子喝了口茶,潤潤嗓子,接著往下講。

“但是,對天人的解讀,從來都不是一家獨大,比如這個……仙字。”

曾夫子又將仙拆解成山、人兩個字。

“相傳遠古時代天地部分,無數石粱連接天地,如同沒有儘頭的長橋。”

“天人沿著石梁來到大地,惠及世人,後來一場大變故使得天地錯位,所有石梁都斷開,充從此天地兩隔,再無接觸。”

“世間的無數名山,就是遠古石粱斷開後的殘留,仍可見到接天連地的偉岸高大。”

“因為當年天人從石梁而來,如今石梁殘留成山,所以天人是從山上下來的人,所以是山人,也就是……仙。”

曾老夫子講到這裡,突然詢問周遊,“聽了這麼久,你認為天人是神,還是仙?”

神代表著至高無上威嚴和權柄,仙至少還殘留了半邊人。

“夫子,釋神教的教徒不用多問,肯定將天人視為神靈。”

“如果世上還有另一部分人,將天人解讀成仙,他們會不會抱團取暖,成立一個類似的組織,提出與“釋神’類似的口號?”

周遊沒有回答,他警覺到這個問題不簡單,貿然回答牽涉到某種程度的站隊。

曾夫子笑了,“自然是有,其名為金仙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