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信來?機會?覆滅危機
一封從府城來的信,兜兜轉轉幾個月,才輾轉來到周遊手上。
發信人是李昊,他寄送這份信前公良城尚未淪落,內容已經滯後多時了。
難得沒有遺失、焚毀在戰亂中,雖然略顯破敗,經過諸多波折終究到了周遊手中。
“周遊親啟···”
信中是李昊向他描述府城環境,邀請他搬家過去。
原來府城最近湧入大量移民,都是從周圍城池過去,什麼尊陽城、公良城等等均有。
受到瘟疫戰亂、巫人入侵的影響,人人都往更堅固、安全的府城遷徙。
這樣就帶來了變化和影響,府城環境一日三變。
實際上,府城本就是彙聚四方精華的地方,地域性並不強,也不像那些中小城池排外。
大量湧入的人口和財富,豐富了府城現有的環境。
尤其是武館行當,呈現出更加繁榮的場麵。
李昊身處其中,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場麵,立刻向周遊發出邀請。
往往一戶人家要融入陌生環境,至少三代人勤懇紮根生存,比如說周家在公良城。
府城更大更包容,機會也更多,恰逢戰亂動蕩,融入當地的可能性更大了。
周遊完信件內容,心中細細分析著。
李昊寫信時,周遊突破武師的消息並未傳過去,所以他還不知道這件事兒。
根據信中所說,李昊府城投靠的世叔,是為門派效力的,屬於外務成員之一。
門派的弟子成員眾多,外出辦事也需衣食住行的安排,以及人手和資金的需求。
如果在山中條件充足,這都不是事兒。
可一旦到了外界,不是自己的地盤了,籌措資源就比較吃力了。
於是,義堂這個機構應運而生。
義堂,從功能來說屬於門派駐外辦事處,俗稱彆院、外館等稱呼。
李昊的世叔,就是萬秀山的義堂主事人,負責各項門派的外務。
平日裡,負責接送過境的萬秀山弟子門人,籌措錢糧,打聽消息,亦或者往山上送資質出眾的拳武種子。
身處這個位置,消息靈通是必須的。
李昊跟著師叔練拳著做事,消息渠道遠超一般武者,遠在尊陽城發生的變故也知道了。
大寅山吃了大虧,折損大量精銳弟子,放寬入門條件廣招門人。
幾乎抽乾了關聯武館的傑出後後輩,以至於稍微有出息的虎拳牛拳武者少有在市麵上出沒,均陸續歸入大寅山門牆。
一家動、家家動,大寅山如此,萬秀山、絕光宗等也緊隨其後。
巫人入侵是全麵戰線,不獨是尊陽城,其他幾處北玄州的邊境同樣烽火驟起。
眼下是用人之際,門派人手不足,自然更加看重武館的作用。
世家、門派位於食物鏈頂層,而數目多如繁星的武館蟄是生態鏈上占比最大、份量最重的一個環節,承擔著緩衝壓力、補充資源的重要作用。…。。
所以,世家、門派雙重默認,民間武館的開設條件放寬,呈現雨後野草般野蠻生長。
逃到府城的武師,每個都有兩把刷子,不是擅長逃命保命,就是亂戰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