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尋訪夫子?聞萬秀山
周遊沒有急著打聽什麼三家聯名作保、過七關的具體要求等等。
第二天,他帶了幾個人外出訪客。
一時半會急不來,眼下有吃有住,倒也不忙著生計方麵的需求,先探探路子。
莊鐵打聽到曾夫子的消息,他搬來府城後,很是在文人圈子吃得開。
曾夫子的篆文功底,在北玄州數一數二,雖說文人相輕,但同道中人都自認遠不及他。
他搬到府城後,前來拜師學藝的青年才俊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甚至連城中世家也派人來拜會,送禮問好。
要問曾夫子不練拳腳,又是布衣出身,為何有如此身份地位?
旁人不知道,周遊卻清楚得很。
原來有些門派因為源遠流長,一代代的分支脈絡太多,導致老祖宗傳下的拳功因傳人理解不同,往往生出許多分歧。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重編門下拳功典籍,彙總各方取舍,樹立正統的教材。
這樣的盛況,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就是精通古今文字的大儒。
門派越是古老,拳功奠基書寫的文字就越是靠近九鼎篆文,一幫大老粗怎麼看得懂,還是要請權威的研究專家來幫忙。
曾夫子就是這方麵的泰鬥,他不懂拳腳,不怕他偷學拳功,外加篆文水平獨步北玄州各城,經他口點評的拳功絕對是權威性的。
“學好一門問話,就是這麼吃香。”
曾夫子解釋到這裡,不免有些惋惜。
原本周遊也可以像他一般,在篆文上達到極高成就。
可惜,周遊始終有個武者身份,哪怕篆文功底再深厚,隻怕也沒有門派會邀請他幫忙重編拳功,沒彆的原因,怕他偷學。
曾夫子搬來府城後,門派、世家都要給麵子,贈送屋宅、下人和夾家具等等,毫不費力就在府城重新添置了一戶家宅。
甚至有武師受過他恩情,如盤金山一般投靠做護衛。
周遊拜會曾夫子在府城的家宅時,就看到一個武師在門後練拳,兼顧守門的要職。
聽到是曾夫子的弟子拜訪,武師有些吃驚,“你也是武師,怎麼能是曾夫子的弟子。”
“實不相瞞,我是文武雙全類型的。”
武師將信將疑回身通報,片刻後將他請入門內。
在宅院裡,周遊見到了盤金山、杜鵑等故人,不勝唏噓。
盤金山抓著他問師父的事情,聽到茅老六全家為叛軍所害,毛郎弑師後不知所蹤,悲憤之餘竟生出幾分無力。
盤踞公良城的叛軍煙消雲散、五禽覆滅,毛郎背負弑師惡名,卻又是最無辜、最悲慘的受害者,哪怕苟活下去,也將困於永無儘頭的煉獄中無法脫身。
千般念頭、萬般言語,統統化作一聲‘狗日的世道’。
見過了故人,周遊再往內走,見到了闊彆多日的曾夫子和小師妹曾如玉。…。。
“夫子,你這是做什麼?”
曾夫子朝周遊長長行禮,“周遊,若非你網開一麵放我家出城,公良城便是闔家葬身之地了。”
他也是事後得知公良城的慘狀,回想起來一陣後怕。
一旁曾如玉靜靜看著周遊,再次見麵她變得文雅許多,如月下曇花雅靜幽致。
喝了半杯茶,雙方交談中,對彼此的情況都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