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顯揚聽完劉三好的話,說道:“人有聚散時,你也不必太傷心。”
“至於流言一事,我認為清者自清,時間長了,流言就會慢慢消失。”
但流言並沒有消失,而是越來越多。
劉三好還像從前一樣到處發好心,做好事。
但聽多了流言的人,隻覺得劉三好彆有用心。
比如劉三好幫一個宮人做珠釵,做成之後,太後就知道是劉三好幫忙的,對劉三好讚不絕口。
劉三好隻是幫忙鑲嵌了兩顆寶石,而花費兩日做珠釵的人,卻是半點沒得太後的誇獎。
這樣的事情多了,眾人開始拒絕劉三好的好心。
直到再無人接受劉三好的幫忙,劉三好開始茫然了。
劉三好一直記得要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可是現在沒有人聽她說好話,更沒有人讓她幫著做好事了。
人們都認為劉三好居心叵測,為得不是幫人,而是為了自己得好名聲。
萬寶賢聽到劉三好的遭遇後,特意去司設局一趟,當眾維護起劉三好。
已經恢複妃位的萬寶賢,開口之後,流言確實少了不少。但是,沒有了流言,眾人心中卻猶如明鏡一樣。
況且,流言這種事,本就是越彈壓,反彈的更瘋狂。
鐘尚宮看著司珍局裡的人紛紛開始不聽劉三好的調令,就在四局議事之時,讓劉三好暫卸司珍一職。
一來,如今劉三好吩咐下去的事情,並無人執行。
二來,劉三好很快就要出宮了,先放下職務,讓新人接手比較好。
劉三好自然不太願意,但最終還是接受了鐘尚宮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