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微明》中還有說聖人深居以避患,靜默以待時。
說的是聖人為避免麻煩,靜默的等待來日。
聖人以靜默為方式來避開爭端,稱之為一種智慧。
那用這靜默來形容一個人,是不好的詞嗎?
有人就會說了,你這樣分開解釋,未免太牽強了。
那我們把靜默謙順重新用《冠義》來說一遍,什麼才能稱之為禮義人?
得體,態度好,謙順,才能稱為禮義人也。
皇帝對安陵容的評價,還不足以證明嗎?
到了這裡,還有不死心的人,說原著描述的十分露骨,就是說安陵容像趙飛燕。
可是我們來看劇裡皇帝說起這句話時的表情,能看出來一絲曖昧或S情嗎?
很多人拿甄嬛和崔槿汐的表情來說事,就這句話就是指趙飛燕。
先看甄嬛自己的話:“文這一字,一般來說是指文靜有禮。”
文靜有禮,是不是和上麵分析的完全一致。
要是文這個字,真的是趙飛燕那個禮義人不堪之說。
甄嬛本就是要羞辱安陵容,為何不定下這個封號?
甄嬛自己開口接的話,若還要再把皇帝說安陵容的話,理解成安陵容不堪,那真的是在歪曲事實了。
至於為什麼甄嬛會露出那樣的表情,那就再幫大家回憶一下,甄嬛當日湯泉行宮首次侍寢之事。
甄嬛在溫泉裡泡著,皇帝進來隻是以手試水溫,甄嬛卻立馬說道:“皇上難不成要學漢成帝?”
皇帝神色有些驚訝,更是很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