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鸝字封號7(1 / 2)

又有人說了,皇帝怎麼可能沒有羞辱安陵容的意思。

甄嬛和蘇培盛說的再好聽,那鸝字也是代表一隻鳥兒啊,還不是個鳥妃。

那我們來看看在古代,黃鸝代表著些什麼,真的是羞辱人的嗎?

黃鸝彆名有黃鶯,黃鳥,倉庚等等,除了甄嬛和蘇培盛說的幾種寓意外,黃鸝還是報春的使者代表希望,更是詩詞中的常客與國畫中的貴族,甚至用在官服之上。

古代的詩人們,十分喜愛黃鸝,並將喜愛之情投射到詞歌賦中。

僅唐宋時兩朝,就有幾十首之多來描寫黃鸝的著名詩詞。

皇帝喜歡談詩論詞,喜歡黃鸝也不稀奇。

北宋詩人黃庭堅酷愛黃鸝,直接寫沒有黃鸝報春,大家都不知道春的蹤跡。原詩: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南宋詩人陸遊賦詩: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

這兩句說的是三月聽到黃鸝聲,農婦們準備養蠶。

唐代杜甫用詩詞寫黃鸝報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王維,柳宗元,白居易,王安石等等著名的詩詞人,都傳頌過黃鸝。

再說到古畫裡,如今故宮博物館裡,還珍藏著宋朝著名畫家毛益所作的《柳枝黃鳥圖》。

《黃鸝鳴春圖》等著名畫作,也都是十足的珍品。

為什麼說黃鸝是國畫裡的貴族呢?

在許多畫家用黃鸝來描繪富貴,比如典型的用紫藤花和黃鸝作畫,畫作名字起作《飛黃騰達圖》,這樣的畫作在明清十分流行。

飛黃騰達這個成語,出自唐·韓愈《符讀書城南》,一般指的就是升官發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