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嫂不知道怎麼回話時,隻垂下頭就是了。
果然,國公夫人立馬扯開話題,生怕又惹孟靜嫻傷心。
莊嫂想的沒錯,中秋夜宴結束後,永壽宮裡清點起賀禮。
崔槿汐說沛國公府送了些孩子玩樂的玩意兒,倒是新奇的很。
甄嬛看了一眼,依舊提起孟靜嫻。
浣碧立馬說道:“國公府可真是小氣,想來那孟靜嫻也是個小家子氣的,如何配得上王爺。”
甄嬛裝作不悅,訓斥浣碧:“你怎麼說這樣的話?”
浣碧生來就是甄嬛的嘴替,替甄嬛開口:“我就是看不慣她一副非王爺不嫁的架勢,人人都知道她等著王爺,像是王爺不娶她,就是辜負她似的。”
甄嬛聽了心中暗爽,自然不會斥責浣碧。
看小允子和崔槿汐還在清點,甄嬛吩咐道:“尋常的東西清點出來,留著賞人。”
貴重東西都收好,不值錢的送人,這便是甄嬛一向的待人原則。
隻是,這般小氣摳門的作風,反倒成了後宮裡的一股清流。
崔槿汐打開果郡王送來的禮,說道:“娘娘,果郡王府送了海珠手串,這海珠顆顆瑩潤。”
甄嬛接過手串,卻想不到詩來念,好秀一秀才情。
甄嬛心裡想的是果郡王曾經讓她看的珊瑚手串,說是從南海求的。
那串珊瑚手串,倒是可以念念清初詩人吳偉業《古意》中的兩句詩,說說甄嬛回宮的不得已。
崔槿汐看出甄嬛的心思,說道:“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甄嬛把海珠手串套到手腕上,終於知道念什麼,接話道:“此情可待成追憶。。”
浣碧打斷甄嬛的話:“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