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若彤問道:“楊哥哥,那大夏是怎麼亡國的呢?”
她從小就生活在深山,爺爺也沒給她講過這些。
“夏妹兒,大夏為什麼亡國我沒有研究過,一般來說,王朝後期都會出現朝廷腐敗、民不聊生的現象,這才是亡國的主要原因。”
“那楊哥哥,大夏朝廷就不知道改變嗎?”
“夏妹兒,一切的既得利益者,就是當朝權貴,他們都是不願意改變的。”
“啊,楊哥哥,難道他們麵臨滅亡也不會改變嗎?”
“夏妹兒,滅亡這個事是慢慢發生的,我聽過一句詩: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當人民的怒意橫流起來,一切都不可改變了。”
“楊帥哥,這是誰的詩?”
晉雨柔從小熟讀詩書,但她沒聽過這句詩,李海毅也豎起了耳朵。
“哦,晉美女,這是一個叫李夢唐的才子,可惜英年早逝。”
晉雨柔立刻在腦海裡搜索了半天,但沒搜到結果。
“那小楊,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
“淩美女,簡單一點說吧,大夏也好,大晉也罷,就像一艘船,天下的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承載這艘船。”
“如果朝廷不在意人民的困苦,那麼老百姓掀起的怒濤就會打翻這艘船,到那時就來不及了。”
這個說法很新奇又很有道理,眾人都在心裡暗自點頭。
李海毅忍不住開口了:“倫哥,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海毅,有啥子問題你就說吧,楞個客氣乾啥子。”
“倫哥,我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就是我跟你學到的東西越多,我就覺得自己越發的無知,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埋在他心裡好久了,剛才楊子倫信手拈來的長篇大論,李海毅越聽越覺得自己跟個傻子似的。
楊子倫頓時笑了起來:“嗬嗬,海毅這個問題問得有水平,我問大家,真正的無知是啥子情況,你們曉得嗎?”
說完他巡視了一圈,眾人默默不語。
“真正的無知是連問題都提不出來,比如夏蟲不會問冰是什麼,井蛙不會問海是什麼,普通人不會問修行是什麼。”
楊子倫拔出匕首在地上畫了一個小圓圈,對李海毅說道:“假設這圓圈內是你以往掌握的知識,圓圈外是你不知道的事物。”
他拿著匕首沿著圓圈外部轉了一圈:“那麼對你來說,你不知道的事物也就是楞個多而已。”
“更多的未知就像夏蟲不知道冰一樣,你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你連問題都提不出來。”
楊子倫用匕首又畫了一個大圓圈:“海毅你看,現在的你跟著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就像這個大圓圈一樣。”
他拿著匕首沿著大圓圈外部又轉了一圈,示意道:“可是海毅你看,這個大圓圈外你不知道的事物是不是變得更多了?”
呀,楊子倫這個舉動如醍醐灌頂一般,李海毅腦中閃過了一道靈光,原來是如此啊。
他心中豁然開朗,此時他看楊子倫的眼神也是炯炯發光,跟淩倩雪那小迷妹的樣子沒有兩樣。
晉雨柔提出了新的疑問:“楊帥哥,既然學得越多就會越無知,我們為何要花時間讀書,去學那麼多知識?”
對啊,那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麼?眾人齊齊看向楊子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