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斬仙弑君(下)(2 / 2)

九道浩瀚的龍氣自陳羽衝的軀體丹田輪海中囤聚,沿著脊柱大龍騰升而上,登上仙台紫府,自七竅中呼嘯而出,由虛凝實,化作一把九龍纏繞的黃金寶劍,執於陳羽衝右掌當中。

咻地一聲破空厲響,雲崢的腳下的大理石地麵已被炸出了一個小坑。

但雲崢身形如鬼魅般移形換位,隻留下一道幻影。而後出現在另一個位置的他,仍然在閒庭信步般擦拭著寶刀,隻是刀鋒上殺氣卻越來越濃鬱。

狹路相逢勇者勝。高手對決,不僅憑境界,更憑氣勢。

近身格鬥之前,段正嚴先以“千秋山河指”攻擊,這招是以十指中的經脈射出真氣出體,達到殺傷穿刺的效果。雖然射程不及槍械之遠,使用上卻更加靈活,比起一般的暗器又更加難以防備。

這一擊的目的並不是要傷到雲崢,而是想要打斷雲崢未戰先立的氣勢,破掉雲崢的先機。

段正嚴生前雖然縱橫一世,但畢竟肉體已朽,不複生人的至陽之氣。而陳羽衝這具軀體之前又慘敗給雲崢,氣勢已沮。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眼見雲崢如同閒庭信步般避開自己的重重攻勢,段正嚴暗歎道:“這小子恐怕氣運當真不凡。”

這句俗語,說的是有的人如秋蟬一般,預先感知危險,做出常理無法解釋的判斷。而絕大部分人天生遲鈍,死到臨頭,尚且不知。

雲崢能夠避開“千秋山河指”的一擊,未被打斷氣勢,氣勢進一步攀升如泰嶽,沒有分毫道理可講。

陳羽衝大驚:“老祖宗,莫非,他真的與葉天王一般,是所謂的天命人……”

雲崢已然猛撲而來,刀劍相擊,如暴雷在寂靜中炸響。

劍影刀光中,時而劍如飛矢,刀橫劈阻擋,如巨石攔江;時而刀似霹靂,劍斜挑化解,似輕燕掠波。

每一次刀劍相斫,都炸開一團絢爛的光芒。

場外的葉曦、安妙彤、厲道人等人,一個個看得目眩神馳,掩口輕歎,心緒不斷被激烈的戰鬥所調動。

雲崢長刀縱橫,有十蕩十決之勇。一往無前的決意下,天子化龍劍數次被七星寶刀砍斫,生出豁口,隻因這是一把精氣神凝聚的虛體神兵,才能在每次破損後迅速修複。

不多時,兩人已經交手了二十多個回合。

天子化龍劍作為大理段氏皇家絕學,攜帶杲日之威向雲崢不斷劈砸而下,剛猛無匹。九條龍氣,在劍上長吟短嘯,噴吐出氤氳的金色龍息。

而雲崢的七星寶刀指東打西,指南打北,七顆由銀耀石鑲嵌而成的北鬥星辰毫光暴漲,照得雲崢臉龐越發冷峻,眼底殺氣騰騰。

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此刻,雲崢如被北鬥星君附體,有手掌他人生死之威。

大理天子又如何?唐太宗李世民入冥府,尚且在閻君麵前戰戰兢兢。段正嚴這個僻處西南的草頭天子,又怎及得北鬥鬥齋星神執掌殺伐的赫赫天威?

刀如霜雪,劍似日月。霜雪卻絲毫不遜於日月之威,甚至有斬破日月之勢。

麵對雲崢先機已立,段正嚴的“天子化龍劍”,竟占不到絲毫便宜。

唯一能給雲崢帶來一點麻煩的,僅有真氣出體傷人的“千秋山河指”。

相比槍械,“千秋山河指”發射靈活,不需要擺架勢瞄準,因此讓人防不勝防。

而段正嚴的步法又相當詭異,仿佛馮虛禦風而行,令人難以捉摸。這對於施展“千秋山河指”偷襲,無疑如虎添翼。

段正嚴尚有肉身時,早年並未修成天子化龍劍,隻以千秋山河指作為主要攻擊手段,加上詭異令人無從捉摸的步法,就已成為當世有數的高手。

若非段正嚴在戰鬥過程中,屢次以左手發“千秋山河指”襲擾,雲崢相信,他早已將這具陳羽衝的軀體攔腰斫斷。

段正嚴也心頭暗道不妙:“這小子年紀輕輕,如何將‘心眼’修到如此精深奧妙之境?”

除了大理段氏的“千秋山河指”,自然還有著其他能將真氣化形,出體傷人的絕學。

現今西土咒術傳入中國,許多法師更是能發出無形的火焰、閃電、光球進行攻擊。

雖然附魔的兵刃足以劈碎這些攻擊,然而這些無從捉摸的襲擊手段防不勝防,如果沒有強大的第六感,很難麵對此類對手時,在生死搏殺中生存下來。

第六感常被誤認為與佛家所說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有關,但實際上應當屬於第七識末那識,而高於第六識意識。

雲崢通過修煉“修羅殺伐”之道,不惟心誌如鐵,其“心眼”的修煉,也臻至極境,縱潛意識也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這才是當他狂戰成破軍修羅之後,仍能警覺於各種暗算、陷阱的基本保障。

段正嚴又擎起天子化龍劍,與雲崢惡鬥了十個回合,隻見雲崢雙眸已變成了鮮血的紅色,帶著對陳羽衝,或者說他的必殺之意。

“屠龍斬!”

雲崢一聲暴喝,七星寶刀舉上半空,如劈開大樹一般淩空斫下,天子化龍劍發出一聲驚心動魄的慘嘶,九道龍氣同時切斷,斷麵流出血來。

段正嚴駭然,操縱陳羽衝的身軀向後飛退。

眼看著雲崢身上的氣勢還在不斷攀升,段正嚴不由得一歎,對陳羽衝說道:“小子,做好逃命的心理準備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