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時空裡,
1995-1997年,互聯網和IT占據美國GDP的總量。
一開始,互聯網和it,隻占美國gdp的0.08%。
可是,短短兩年後,這個數字增加到了11.8%。
這是何等的瘋狂,絕對比東京破碎掉的泡沫還要離譜。
霓虹的泡沫,那畢竟隻是舉霓虹一國之力而已。
而納斯達克的這個泡沫……
那可是華盛敦帶頭,華爾街出力,全世界所有資本一起捧起來的。
這樣一場超級盛宴。
身處其中,米洛當然也想一同起舞。
投資網景、雅虎等他印象深刻,或者隱約聽過名字的這些公司是參與。
今天他在做的事情,則是另外一種參與這場狂潮的做法。
“你的想法很不錯,網絡個人日誌,展示個人……”
溫迪找來的第十批“創業者”。
他們提交的計劃書裡,展示了他們正在做的一個互聯網公司。
米洛在這份計劃書裡,看見了還未出現的部落格,即博客的原型。
後來火熱流行的推特、朋友圈、INS、微博,亦或早期的QQ空間心情等
。
它們都是在博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這個可以做。”米洛轉頭對溫迪說。
溫迪點頭開口:“好的,我會記下來,下一個。”
一直到下午三點多。米洛終於見完了這批“創業者”。
為什麼打雙引號?
因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創業者。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溫迪找來的。
有的人前身是銷售,有的人曾經因為詐騙坐過牢。
有的人更隻是能說善道。
一兩個這樣的創業者。再搭配兩三個程序員,就能組成一個個微型的創業公司。
用上幾個月的時間來打扮,不久後矽穀就會有一堆互聯網公司冒出來。
它們可能大部分都沒辦法上市,但卻能為最早的投資者帶來成百上千倍的收益。
假若它們裡麵,能出幾個上市公司,那收益往往以萬倍計算。
要是走了狗屎運,出一個類似未來是穀歌、雅虎、推特這種級彆的公司。
那收益率,比中彩票還要誇張。
前期投資反正也就幾百萬美元。
就算是打水漂也無所謂。
米洛還為他們提供了一些“噱頭”支持,這讓他們可以在同類當中脫穎而出。
等送走最後幾個人時。
已經下午四點。
從中午就過來,吃過午飯也沒走。
一直陪著他的三個女人早就無聊極了。
見他終於解決完工作走過來。
無聊得快睡著的朱莉·德爾佩,她忍不住露出笑容:
“哦,天啊,你終於搞定了?”
“嗯。”
“這可太好了!”
朱莉喜悅地站起來,看著身邊同樣麵露笑容的布蘭切特和澤塔瓊斯,“你們說呢?”
“沒錯!”澤塔瓊斯點評。
布蘭切特一如既往地隻是微笑。
繼續扮演那年二十五,站著如嘍囉的小妹角色。
“這不能怪我。”米洛笑道,
“我沒想到會這麼久,而且我早就讓你們先去?Shopping來著,是你們自己非要等我。”
“不過,現在也不晚~”39288413。。
新言炫美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