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財富奇跡布萊克本
清晨,米洛迷糊中,伸出手去摸身邊的女人,卻摸了個空。
緩緩睜開睡眼,看了下時間,才早晨七點半左右。
既然已經醒了,就從床上坐了起來,拿過睡袍穿上。
“嘶……”
“真狠啊!”
感覺到後背生疼,難受的要命,走進洗手間,照了照鏡子,後背果然有十幾條被指甲抓出來的劃痕。
老實說,這對米洛來說真是第一次。
他那些其他的女人們,嗨到情不自禁狀態的次數很多。
有死命抓著枕頭一聲不吭的,比如澤塔瓊斯。
有死命叫嚷,好像在殺豬一樣的,比如妮可·基德曼。
有死命抓被子把被子都給抓破的,比如康奈利和布蘭切特都是這一款。
有瘋狂和他親吻,親到嘴唇紅腫或者破皮的,朱莉·德爾佩和莫妮卡喜歡這樣。
但是像昨晚那樣,用力在他背上亂抓的。
還是頭一個。
搖了搖頭,洗漱後他從浴室出來。
雖然在房間裡沒見到人影,但米洛也不是很擔心。
畢竟昨晚的一切雖然有些突然,但也算是水到渠成。
還幾乎是這個圈子裡的潛規則。
想了想,他走出臥室,問了問女保鏢格蕾。
格蕾不是布萊克本家族出身的保鏢。
她是米洛收購聯合全球後,挑選出來的女保鏢。
“人呢?”
他問格蕾。
格蕾:“在隔壁房間,六點左右的時候出來。門被反鎖了,窗戶沒有打開,應該是在裡麵休息。”
米洛點點頭,這才放下心來,隨口吩咐,“你和瑪麗留下來,以後你們就是海莉的貼身保鏢了。”
格蕾點頭應是,米洛這才換上衣服,出門後往早餐廳那邊走。
吃早餐的時候,米洛的餐桌上,毫不意外的擺上眾多報紙周刊。
他隨意一翻,抽出一份《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標題——
【這個世界瘋了!23歲的米洛·布萊克本,告訴你如何從白手起家到一百二十億美元身家隻用一年時間!】
“美國最神奇的賺錢機器……”
“華爾街嗅覺最為靈敏的掠奪者。”
“兩個月賺取8.5億美元利潤,他比任何人都要提前看見國際原油市場的不景氣!”
“……”
看見這個開場白,米洛皺皺眉,繼續瀏覽。
《華爾街日報》今天的頭版頭條,把他作為標題。
內容上大體還是遵循原先《福布斯》排行榜公布後,將近一個多星期的全美媒體大轟炸的模式。
不過今天《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比這種模式多了一些新的玩意兒。
那就是在報道中,《華爾街日報》不知道從何處得到了帕拉丁投資,最近在國際原油期貨做空一事上,兩個多將近三個月獲取8.5億美元利潤這件事。
這是真的。
雖然不知道《華爾街日報》是從哪裡得到的情報。…。。
但這種事情,想要瞞過彆人也有一些難度。
特彆是現在,米洛還沒有一家自己的銀行。
他的投資公司,在股市和國際金融市場上操作時。
有能量又有心的人,都能通過他的資金去向和資金數量的變化,從而猜測他的投資方向與獲利。
而今年的二月底,做空美股中的軍工板塊結束後,米洛便讓帕拉丁投資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國際原油期貨上。
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下來,帕拉丁投資不負他的所望。
靠著米洛的先見之明和尼爾森,還有操盤手們的優秀操作。
將近三個月,獲利八點五億美元。
靠著這一事實,《華爾街日報》炒了一份冷飯,讓米洛今天又上了一次頭條。
不過,某種程度上他的存在,的確刷新了大家的認知。
比比爾·蓋茨的概念財富更加具有衝擊力。一百二十億美元的身家,8.5億美元利潤的衝擊,隻有23歲的年紀,幾乎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
華爾街日報刻意的忽略了米洛財富賺取的主要過程,凸顯米洛的個人的傳奇性,塑造財富神話,諸如美國夢之流。
這無疑是民眾們最喜歡看的報道,或許其中也有繼續給矽穀添一把火的原因在裡麵。
在網景上市,Lycos也獲得巨大成功以後。
推高互聯網,讓納斯達克瘋狂起來,這已經幾乎成為全體美國人們都想做的事情。
財團們想割韭菜,富豪們想要托這股春風再發一筆財,普通人想上車賺大錢。
《華爾街日報》如今無疑也是在做這件事。
誰叫一直以來,米洛表現的比誰都看重互聯網呢。
矽穀教父這個稱呼。
更是
已經開始從矽穀往外麵衝,很多媒體在報道米洛時都會用上這個頭銜了。
看到結尾,米洛嘴角露出一抹嘲諷笑容。
想到《華爾街日報》都能知道自己在投資市場賺到多少錢。
米洛知道,接下來自己必須有一家自己的銀行才行了。
這樣起碼自己下次在美國金融市場,或者在國際金融市場找食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銀行稍微遮掩一下。
起碼不會那麼容易暴露行跡。
而且有一家自己的銀行,以後也能作為自己旗下眾多企業的金融周轉中心和基石核心。
彆的不說,美國八大財團的基礎,就都是建立在各自的核心銀行上麵。
洛克菲勒有大通,摩根最離譜有兩個頂級的,波士頓也一樣有兩家大銀行,加州有富國銀行,花旗財團和梅隆財團連名字都是銀行的名字。
就連金融弱小的德克薩斯,他們自己也有兩三家地區性銀行。
最慘的是杜邦和克利夫蘭。因為沒有自己的金融核心,它們現在都被摩根侵襲得要變成摩根的附屬所有物了。
任何大型財閥、財團和企業,想要真正做大。…。。
那麼一家屬於自己的資金周轉中心,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不止美國如此,歐洲和霓虹那邊也一樣。
所以不管是天朝還是港島的富豪們,他們很難成為財團,因為他們無法控製一家大型銀行作為企業的基石。
以前米洛不覺得,或者應該說知道但還沒有那麼迫切。
這次被《華爾街日報》這麼撩了一下。
他就覺得,要儘快把這件事擺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