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臥龍鳳雛,究竟誰更勝一籌。”
探知劉備軍的動向之後,陸遜親率大軍,前去抵擋劉備。
行軍路上,劉備感慨道:
“漢室不幸,出了袁術這樣的亂臣賊子。
他竟然敢公然篡漢稱帝,實在是為天下之人所不容!
待吾攻取荊州之後,定要出兵壽春,攻破袁術的偽都,覆滅偽乾!
好教天下人知曉,篡漢之人,不會有好下場!”
張飛聞言再胖附和道:
“大哥說的在理!
袁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按老張這次要多殺一些偽乾逆賊,為大哥出口惡氣!”
諸葛亮輕搖手中羽扇,對劉備道:
“主公,敵軍的反應很快,已經先於我軍在夷陵下寨。
以臣之見,夷陵就是我軍與乾軍決戰之地。
此戰若勝,則荊州儘為主公所有。
此地距離夷陵不遠,我軍也該安營紮寨了。”
“好,就聽軍師之言,下寨。”
劉備吩咐三軍紮營,而後對諸葛亮道:
“軍師,你果然有先見之明。
我們這一戰帶上劉琦公子,必有大用。”
諸葛亮笑道:
“劉琦公子本就是劉表的繼承人。
隻要我軍奪下襄陽,讓劉琦公子登高一呼,荊州便可傳檄而定。”
劉備微微頷首,對此戰信心十足。
諸葛亮的謀劃之能,劉備很是信服。
他能輕而易舉地助自己奪取益州,同樣也能助自己將荊州奪下來。
若得荊襄,他劉備就是橫空荊、益的當世霸主,其實力,絲毫不比現在的大乾差。
袁術擁有荊、揚,就敢僭越稱帝,受天下諸侯圍攻也不虛。
他劉備若是有這樣強大的實力,匡扶漢室豈不指日可待?
就算更進一步,也並非不可啊...
想到此處,劉備趕緊搖了搖頭。
自己可是大漢忠臣,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豈能有此非分之想?
不過...萬一天子不在了呢?
這大漢天下,該由何人來繼承?
劉備心頭火熱,對諸葛亮問道:
“乾軍的主將,軍師可了解?
此戰我軍勝算幾何?”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
“乾軍的荊州統帥,名為陸遜。
據說是被袁耀所倚重的賢才。”
諸葛亮話還沒說完,關羽便傲然笑道:
“陸遜?
關某根本沒聽說過,不過是黃口小兒罷了!
袁耀用此小兒守荊州,豈不是兒戲?
關某隻需三萬大軍,便可斬陸遜首級,獻給大哥!”
諸葛亮搖頭道:
“關將軍,陸遜並非庸才,不可大意。
此人來荊州之前,曾受袁耀之命清剿山越,徹底助偽乾解決了山越隱患。
光是精壯的山越之民,偽乾就得了數十萬。
陸遜能做到如此,稱之為良將亦不為過。”
“更何況除了陸遜之外,還有龐統、徐庶、劉曄等人為其謀士。
龐統、徐庶與吾甚是相熟,他們二人的智謀,亦為天下絕頂。
與其為敵,我軍切不可大意。”
劉備也附和道:
“二弟三弟,此戰對我軍至關重要,當聽軍師之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