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漢中王府。
劉備看著各郡傳來的消息,對諸葛亮感和法正等謀臣感慨道:
“孔明,孝直…
孤當真是沒想到,我西川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子想要投效偽乾。
我堂堂大漢,難道還不如偽朝嗎?
天下人心向漢,為何有這麼多學子想要投效逆賊?”
諸葛亮輕聲道:
“天下忠誠於大漢的仁人誌士不少,可行事隻考慮自身利益的人更多。
人皆有自私之心,吾也不會把他們都稱作小人。”
“在我大漢,這些人隻是家道中落的寒門和百姓。
到了偽乾之後,他們就有機會當官,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普通百姓,哪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劉備深以為然的點頭道:
“孔明,你說得對。
芸芸眾生,皆為生計而奔波。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堅定信念,為匡扶大漢而竭儘所能。
天下之亂,在於人心喪亂。
這也是大漢亂起的原因。”
法正對劉備問道:
“對於這些逃亡偽乾之人,主公打算怎麼處理?
臣聽說曹操將逃亡之人儘數斬殺,不留活口。
而袁紹則是強行將這些逃亡的儒生遣返,不從者殺。”
聽了法正之言,劉備冷笑道: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孟德,果然一點都沒有變。
我大漢天下,絕不能交給曹操。”
“至於袁紹逆賊,僭越稱帝,與奸賊袁術何異?
都是篡奪我大漢江山的賊子,孤必討之!
吾之所為,絕不可與逆賊等同!”
劉備想了想,說道:
“孤之行事,一向與曹賊相反。
寧願天下人負孤,孤不負天下人。
孤願意拿出一些小吏的職位,給這些想要離開我益州的學子,讓他們留在益州,不必背井離鄉。”
諸葛亮雙手握著羽扇,對劉備道:
“主公仁義,臣佩服。
隻是小吏之位的話,益州世家應當不會在意。
可若是這些學子不滿,依舊要走呢?”
“他們想走,那就讓他們走吧。”
劉備感慨道:
“留不住的人才,孤也不想強留。
隻是蜀道艱難,沿途又多盜匪…
這些學子們就算想去偽乾,恐怕也很難出川。
若是他們死在半途,孤也無能為力。
孤總不能派將士們護送他們出川,前往偽乾吧?”
法正當即對劉備拜道:
“大王仁義,正佩服。”
法正嘴上雖這樣說,心中已暗下決心。
如果那些學子敬酒不吃吃罰酒,非要出川不可,那他就讓孟達沿途截殺,為大王除此大患!
大王乃當世仁主,對百姓仁義無比,可他法正可不一樣。
他法正乃睚眥必報之人,背棄了大漢的學子,法正絕不會留!
科舉之期臨近,即便各路諸侯嚴格管控,依舊有不少學子抵達大乾。
而那些未能來到大乾的學子們,則怨聲載道,對袁紹、曹操、劉備等諸侯表達強烈的不滿。
可他們再不滿,也改變不了現實。
刀握在諸侯手中,誰不聽話,就要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