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為了自己的孩子,最後不得不將工作給讓了出去,回到家裡自己帶孩子。
而原身的那個工作則被宋建國反手就送給了劉桂芳的弟弟,當然這也是原身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宋建國對原身的說辭是將原身的那個工作給賣了。
就這樣,原身做起了手心朝上的全職在家伺候老人孩子的婦人。
剛開始宋建國勸原身賣掉工作回家照顧老人孩子的時候,說什麼他的工資全部交由原身保管。
而事實上,宋建國每個月一百二的工資,六十給了劉桂芳母女,二十給了他的父母,二十給了原身,他自己還剩二十,當然這二十大多也是花在了李桂芳母女身上。
原身也不是沒有說過宋建國,奈何,宋建國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來將原身的話給堵回去。
說什麼廠子裡的那個同事家裡有急事需要錢,被他給借出去了,到時候彆人還回來了,他就拿給她,結果就是那些被宋建國說是借出去的錢,從來都沒有被還回來過。
開始的時候,一個月二十塊錢的生活費在那個年代還是算多的,一家人生活也還過得去,但是隨著孩子多了起來,以及物價水平的上漲,二十塊錢一個月就開始變得不夠用了。
原身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甚至好幾年都不會買一件新衣服,原身也不是沒有向宋建國抱怨過,但是宋建國後來都懶得應付原身了,問他要錢,就一句沒錢打發原身,有時候甚至還會奚落原身幾句。
就連宋建國的爸媽也在跟著說原身在家享清福,不會體諒宋建國在外上班的辛苦,整天就知道問他兒子要錢。
原身在宋建國那裡要不到錢,看著自己因為營養不良瘦得皮包骨的兒女們,原身每天除了伺候好一大家子,還得起早貪黑的去外麵賣小吃掙錢。
至於離婚,在那個年代離婚會被人嗤笑的年代,原身再艱難也沒有想過離婚。
因為宋建國的不顧家,原身一個人拉扯兒女過得非常艱辛,才四十多歲的年紀就頭發花白,看起來和農村裡五六十歲的老婦都沒什麼區彆。
和比原身還大五六歲的劉桂芳站在一起,兩人仿佛像是兩個世界的人,說劉桂芳是原身的閨女,都有人信。
原身對於這些卻並不在意,她覺得隻要能將自己的兒女培養得有出息,她吃再多的苦也願意。
然而......
在她五十多歲就因為積勞成疾躺在醫院裡時,她的兒女們沒有一個來醫院看她,都圍在了劉桂芳的身邊給她慶著生。
一個個在接到她的病危通知的時候,還在抱怨說她這麼大年紀了,整天就喜歡有事沒事得找借口想要他們關心她。
唯一一個來醫院看望原身最後一眼人還是劉桂芳。
當然......
劉桂芳也不是因為關心原身來看望原身的,她是來炫耀的,說什麼宋建國一輩子隻愛她一人,他們兩人除了結婚證,其他的他們和夫妻並沒什麼區彆。
至於原身,在宋建國眼裡,隻不過是他生孩子的工具,以及他全家人的免費保姆而已。
知道真相的原身一口氣沒有上來,就那麼活活被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