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文科和理科專業一年學費六千元,但藝術類的貴一倍,要一萬二千元,我自己攢了六千,還差六千,我舅舅主動借給了我六千,他知道我要上學,極力支持,所以你應該能想到,我有多感激他了吧。”
我點了點頭,那種心情我明白的,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曆。
“但是我想要還給他,想要對他表達一下孝心和感謝,所以我在上了大專之後,就經常去家附近的西城圖書館看雜誌,我隻研究雜誌,因為我要給雜誌投稿,這樣既能賺錢,又不耽誤我上學,那時候還沒接觸到網絡,也沒有寫的能力。”
“我努力了三個月,每天一放學就看雜誌到淩晨三點,大概是努力必有回報吧,三個月後我在《家庭》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五千字的文章,在雜誌界《家庭》和《知音》的稿費是最高的,千字千元,所以,我第一筆稿費就有五千多塊錢。”
“那時候彆提我有多開心了,好像自己打開了一個新世界,走上了一條人生的新道路,原來我有當作家的潛質啊!”
看著薑西小臉上的笑容,我已經能想象到她當時開心的程度,以及幸福感!
“我用這五千塊錢買了一台全自動洗衣機,給了舅舅兩千,算是一點孝心吧,剩下的交給了我媽媽留做家用。”
“真是個乖孩子呢!”
我不禁感歎,我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直到二十六歲研究生畢業才開始賺錢,她十八歲就開始賺錢了。
薑西笑著說,“還好還好,一般一般啦!”
聊得開心了,薑西就越發願意講她的過去。
“《知音》和《家庭》稿費高,但是稿子不容易上,後來我又在其他稿費沒那麼多的雜誌上發表了幾十篇文章,整個大專期間我靠著稿費承擔起了我和我媽媽的生活費,那時候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因為可以自食其力的活著,不用靠任何人的幫助了。”
我靜靜聽著她的講述,內心裡仿佛也跟著她燃起了一股熱血。
“憑著我在雜誌發表的那些文章,兩年脫產大專學習畢業後,我給北京電視台《大寶真情互動》欄目投了簡曆,應聘編導,那裡的製片人文燕兼主持人,跟我見了一麵聊了幾句後,直接叫我去上班了,沒有任何阻礙,同學們都很羨慕我,跟大家比,我的學曆基礎是最差的,但是我找工作卻比多數人快了很多。”
我不知道這個時候我能說什麼,隻是被她一臉飛揚神情的講述,牽引得我的心情都跟著飛揚起來了。
她是個優秀的女孩子無疑!這無關她有沒有讀過初中和高中。
我也終於明白了,她一個沒讀過初中和高中的女孩子,平時臉上總是呈現出的那種陽光和自信是從哪來的?原來都是從她的努力和能力來的。
這樣看來,她也並不是完全盲目自信的女孩。
這樣看來,她說得那些“我不相信憑我們兩個年紀輕輕不能創造出幸福未來”的話,也並非是盲目妄想之語,是真的有信心而已。
“那你後來怎麼沒有一直在北京電視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