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程之英揣著銀票走後,吳誠對著外麵喊道:“有請下一位鹽商.....”
按照明商銀行幕後大老板朱慈烺的意思來說,這些奸商壓榨百姓已久,不知昧著良心賺了多少黑心錢,即便是抄了他們的家都難解心頭之恨,必須把他們榨乾,把他們當錢罐子,連本帶利讓他們吐出來!
比如這程家,三年就要還一百萬兩銀子,加上其他鹽商借貸,相當於每年白送成百上千萬兩銀子,可以說是長期敲竹杠。
曆朝曆代,官家從不懼高利貸糾紛,比如《金瓶梅》中的西門慶,放高利貸就是他的生財術之一,西門大官人身在官場,是五品秩的武官,雖沒有直接官商運作,但暗中卻又李智、黃四二人從中搭橋。
《金瓶梅》作者是明朝人,寫的很多情節反映的都是明朝的事,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奇書”,若不是《金瓶梅》內容有些低俗,也不會讓位給《紅樓夢》了......
當天下午,各大鹽商再次齊聚揚州知府衙門,一個個儘然有序的補繳鹽稅,有的使用銀票,有的則讓家丁抬出金銀。
整個知府衙門大院變成了一座金山銀山,煞是震撼。
還有一些實在湊不足稅款的,又不願變賣家產,更不願借貸的,抱有一絲僥幸前來觀望。
對於這些人,朱慈烺毫不留情的下令抄家,將拖欠稅款的鹽商一家老小全部發配到東番,為開發寶島出一把子力。
至於他們的家產,自然充公了,他們舍不得變賣,太子舍得!
那些找明商銀行借貸的鹽商們也好不到哪去,本想著靠鹽業東山再起,三年後還款,然而朱慈烺接下來的動作,讓他們如墜冰窖,頓時傻了眼。
朱慈烺以綱鹽法日益敗壞、浮費日增、官鹽滯銷、私販猖獗為理由,正式下令廢除剛鹽法,取消鹽引製度!
此後鹽業由朝廷專門生產,批發低價售賣給商人,再由商人零售給天下百姓。
也就是說,朝廷控製定價權和生產權,降低鹽等生活必需品的可牟利價值,不過這樣一來,就意味著朝廷通過控製鹽業獲得的利潤隨之減少。
綱鹽法的廢除,打破了鹽商的世襲壟斷權,對徽商的衝擊不可謂不小,連張大彪都愣住了。
朱慈烺此舉一是為國為民,二是為了敲打日益做大的徽商,彆以為勢力大了,翅膀硬了就可以亂撲騰。
在本宮眼裡,爾等不過是牛羊,本宮給你們一把草吃,你們才有的吃,想變成以往的資本家、大財團,控製朝廷經濟命脈?洗洗睡吧,夢裡可以實現。
不過對於補繳鹽稅的鹽商們,朱慈烺並沒有趕儘殺絕,如果讓他們沒了經濟來源,那明商銀行的貸款怎麼辦?豈不是沒有羊毛可薅了?
朱慈烺專門成立了鹽政司,負責生產食鹽,同時負責招標代理商人銷售,那些鹽商便是現成的代理商,不僅有有銷售渠道,還有現場的鋪子。
以往的綱鹽法是大鹽商負責一條龍買賣,包括定價什麼的,現在他們隻負責銷售,定價是鹽政司的事。
凡是持有鹽政司的批文,皆可領票行鹽,鹽商們再也無法形成壟斷。
為了防止哄抬鹽價,朱慈烺特地下旨規定:大明上下一體定價,鹽價十文錢到五十文錢之間。
靠近鹽場的地方一律十文錢一斤,遠離鹽場的地方,比如四川等地,售價五十文錢,各省不同,硬核規定。
製鹽的成本大概是兩三文錢一斤,加上給灶戶的補貼,一斤賣十文錢也能賺一半。
因為距離遠的地方需要大量的車船運費,成本隨之提高,四川等地賣五十文錢也能接受,畢竟之前的鹽價都是三百文一斤的。
一旦官鹽價格極低,走私鹽也就沒有了生存餘地,變相的從根本上打擊了走私鹽集團。
隨行的李岩想了想,躬身道:“殿下,臣有一言,若是當地官府暗中加價......”
朱慈烺嗬嗬一笑,開口道:“暗中加價?好事啊,誰要敢加價,本宮就抄了誰的家!讓他們儘管加!”
李岩暗暗點頭,這倒是個發財的路子,隻要中央監管力度強大,地方那些官員掀不起什麼大浪。
朱慈烺又道:“在鹽政司再設一監察處,類似巡鹽禦史,隻要發現一處地方加價的,官升一級,賞銀千兩!”
他相信,鹽政司監察處的官員為了自己的官路和收益,絕對會變得非常積極,無時無刻的擦亮眼睛,把地方官府盯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