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晨時初刻,大明皇帝陛下發布第六次罪己詔,禪讓帝位,安撫民心,現周知天下臣民人等......”
南京城各處報亭,唱報人手捧《皇明時報》,抑揚頓挫地念著崇禎皇帝罪己詔加禪讓詔書。
“太子慈烺,有神武之略,上聖之姿,南征北討,佐朕監國,格於皇天,功存納麓......今朕敬禪神器,授帝位於爾躬!”
在各處茶館酒肆,也有說書人捏著《金陵時報》,在那做解讀評析。
“什麼?聖上禪讓了?”
江南的各處大街小巷上,文人墨客、販夫走卒,皆被這具有爆炸性的新聞驚住了。
有陰謀論這私下議論,皇帝南幸隻有一個多月,為何匆匆禪讓了呢?是否是太子行楊廣之事,逼父篡位?
不過,這些人很快就被打臉了,有朝臣稱,皇帝是在朝會上當庭宣布的,文武百官具在,且當時皇帝言語間對皇太子的期待很高。
的確,崇禎選擇在朝會上宣布禪讓,也是為了朱慈烺考慮,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繼承大位,否則難免有心懷不軌之人妄加猜測,引起局勢動蕩,他很清楚,現在的大明,內耗不起。
崇禎皇帝禪讓之事,在《皇明時報》、《江南新報》、《金陵時報》三大報紙的宣傳下,如同颶風般席卷大明各地,亦向北麵數省和遼東散去。
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朝廷裡忙的不可開交,各部門集體運作了起來,不下於後世舉辦一場奧運會。
首先是年號的問題,禮部給朱慈烺準備了七八個年號備選,分彆是義興、霆恩、乾聖、興福、鹹嘉等等。
義興是曆史上朱慈烺的年號,寓意除暴中興,好像是吳三桂搞出來的,朱慈烺瞧都不瞧一眼,逼格不夠。
霆恩還算霸氣一些,寓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過字麵意思不太霸氣。
至於乾聖、興福、鹹嘉這三個年號,則是崇禎皇帝當初登基的時候,朝臣給他備用的,崇禎最終四選一,選擇了崇禎的年號,這三個也就棄用了。
皇帝老子都看不上的年號,朱慈烺自然看不上。
挑挑選選了半天,朱慈烺決定不用那些花裡胡哨的年號,確定取年號“天武”,為天武皇帝,取意:承天道,順民心,武平天下,澄清寰宇!
朱繼柞等禮部官員一陣頭疼,新皇以軍隊名字為年號,史上罕見,不過他們也不好反對,畢竟年號選用是皇帝說了算,就像給自己兒子取名字一樣,哪怕是叫朱爺爺,那也是人家的事情。
滿朝文武最興奮的莫過於天武軍諸將,這不僅僅是有麵子這麼簡單了,簡直就是隆恩啊,這標誌著未來的天武一朝,天武軍將與天武皇帝同在,是妥妥的萬歲軍!
年號確定後,還要等到登基時才能正式使用改元,禮部擬定將在明年的正旦日,新年第一天舉行登基大典。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禮部需要準備皇帝的冕琉冠和一批龍袍服飾,還有皇帝的玉璽大印和皇後的寶印都要重新製造,紫禁城也需要重新打掃粉刷,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皇帝的玉璽並不是隻有一塊,在不同場合,蓋章不同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