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軍剛渡過大淩河,多爾袞就收到了吳三桂的親筆書信。
他擔心吳三桂下毒,於是讓剛投誠的兵備道姚恭念這份書信。
姚恭受寵若驚,匆忙打開書信搖頭晃腦的念了起來:“三桂上疏於北朝神興皇帝......”
聞信中內容,多爾袞的臉上笑開了花,在一眾大學士秘書的語言組織下,由寧完我提筆潤詞,也回了一封文縐縐的書信。
多爾袞在信中高度讚揚了吳三桂的眼光獨到,誇他是位不可多得的名將,並溫言安撫,以往的事大清既往不咎,隻要吳祖兩家出城誠心歸順大清,就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祖大壽等人皆封侯。
吳三桂看完書信,心中大定,甚至還有些小得意,暗道本伯在大明也不過是個伯爵,現在神興皇帝要封我為王,這就是重視啊!
吳三桂得意忘形之際,老謀深算的祖大壽提醒了他:“外甥,彆忘了咱們兩家的領地。”
吳三桂立馬反應過來了,再次寫信給多爾袞,要求吳祖兩家仍在故地為藩王,效仿大遼南京道之舊事,保吳祖兩家世世代代子孫永享富貴。
曆史上,遼國的南京道便是契漢聯盟,多個家族收益二百年,吳三桂此議,便是為了保證以吳祖兩家為首的整個遼東集團利益。
第二封書信送出不久後,多爾袞的回信很快送到,表示全盤接受他的提議。
為了拉攏吳三桂等遼東將門,多爾袞還下令八旗各部不許搶掠百姓,更不準殺人,哪怕是降兵也停止處理。
大順軍在各地烤掠已然不得人心,給多爾袞敲響了警鐘,他願意儘最大努力,兵不血刃的將遼東之地完全拿下。
不得不說,多爾袞的這些舉動,徹底的感動了吳三桂。
其實,吳三桂心中早已盤算的明明白白,多爾袞氣魄高,胸懷廣闊,稱帝數年來,不僅打下了朝鮮國,收複了漠北蒙古諸部,還占了日本九州之地。
其雄才大略可見一斑,說不定會有宋時大金國的前景,能與南朝相抗衡。
書信一來二往之後,雙方感情融洽,一拍即合,開始約會見麵。
吳三桂親率數十騎家丁從錦州城奔出,往清軍的中軍龍纛而去,隨行的還有祖大壽、祖澤潤等祖家之人。
吳三桂跪於多爾袞麵前,有些緊張道:“罪將吳三桂,參拜皇上!”
“快快請起!”多爾袞立即將他扶起,笑道:“長伯,你能有此魄力,朕深感佩服!”
說著,多爾袞賜座賜茶,並當場封他為大清國平西王,世鎮遼東。
多爾袞與吳三桂同年,今年都是三十三歲,又同是官二代,年輕有為之人,二人之間有很多共同話題。
祖大壽父子二人在一旁默默聽著,好半天才引起多爾袞的注意,不過多爾袞看向祖大壽父子的眼神,隱隱中有些不屑。
祖大壽這老梆子,是皇太極的“老情人”,而吳三桂卻是自己的“小情人”,此間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吳三桂也爭氣,當場剃了頭,換了一頭雅致的金錢鼠尾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