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韓誠科心中怒氣難平,他很清楚,這其中定然是官官相護,無論自己如何努力怕也告狀無果,那麼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進京告禦狀!
然而告禦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路引就是一大難題。
試問眼下這種情況,哪個衙門能給自己開路引?如私自進京,怕是像之前一樣連城門口都進不去!
進京告禦狀好像是冥冥之中定好的事情,就在韓誠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老友的拜訪給他了解決辦法。
這位老友提到了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寫定的刑典《大誥》,明太祖規定:《大誥》每戶一本,家傳人誦,家有《大誥》者,犯笞、杖、徒、流之罪減一等;無《大誥》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遷居化外,永不令歸。
最重要的是,《大誥》中明確寫到百姓如果要告官,可以直接抓了送去給皇帝,沒有路引的話,大誥就可以當路引用。
當地官員敢阻擋百姓揭發、捉拿害民官吏,一律誅滅九族!
韓誠科一拍腦袋,自己怎麼把這個辦法忘了。
這可是在新政科舉中可能會出的試題,自己也曾研習過,可能一時間怒火攻心蒙了心智。
不過,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沒多久,《大誥》就逐漸從民間消失了,曾經家家戶戶、人手一本的《大誥》,已然灰飛煙滅。
幸運的是,韓舉人的這位老友,既然提到了《大誥》,自然也帶來了一份。
韓誠科淚目,十分感激老友的相助。
隨後他走親訪友,眾籌了五兩銀子,毅然決然的踏上了進京告禦狀的艱苦道路。
開封城,宋府。
今天是河南布政使宋權的好日子,五十歲的他又娶了個十六歲的小妾。
宋府邸門前車水馬龍,整個宅子披紅掛彩熱鬨非凡,前來祝賀的人絡繹不絕,不是官員就是士紳、富商。
宋權正站在院子中央與前來祝賀的友人相互寒暄,時不時用餘光掃過堆成山的賀禮,心裡那叫一個美。
開封知府魏生津站在宋權的身邊,以門人的身份招呼客人。
這時,監視韓舉人的小吏匆匆走來,將知府拉到了一個僻靜的角落。
“大人,姓韓的舉人出城了。”
魏生津眉毛一挑,沉吟片刻道:“他可帶著包袱?”
“確是帶著包袱,大人。”
魏生津呼出一口氣,閉著眼捋起了胡須:“沒有路引他要去哪呢?”
過了好一會兒,小吏劉伊口開口道:“府台大人,您說他會不會去進京告禦狀了?”
魏生津心中猛然一震,要真讓這個王八蛋進京告了禦狀,那河南省從上到下就要地震了,誰也難逃罪責!
“大人,要不要屬下安排人……”劉伊口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脖子上比劃了兩下。
“此事我們不能節外生枝,你去吧,本府自由安排。”
說完,知府魏生津遲疑片刻,走向布政使宋權,與其耳語了幾句。
宋權聽後,原本喜氣的笑容漸漸消失,他對身邊的管家沉聲道:“把尚天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