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最新章節!
八月十六日清晨六點,大阪炮台。
日高大狀伏在堡壘一堵矮牆後麵,臉色蒼白,他的眼前是一片火海。
在堡壘的矮牆到北炮台之間,隔著數道街巷,街巷兩旁全是村落民居,這是日軍炮台的補給站。
夜間,明軍戰艦從北炮台發動進攻,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明軍陸戰隊進行了夜襲。
日本的民居大多是土木結構,泥土夯成的牆體,茅草搭建的屋頂,明軍的炮火引燃了整個補給站,數百米範圍內的所有民居都著了火,成了一個大火場。
熊熊大火吞噬了日軍補給站,也吞噬了數千居民,補給站周圍日本守軍很快被燒成了烤雞。
更多的日本兵衝下炮台,他們身上帶著燃燒的火苗,試圖逃到下方的海水裡滅火,但馬上遭到了進攻而來的明軍射擊。
炮台下,日軍士兵死傷狼藉,他們不是被大火吞噬,就是被明軍擊斃在炮台下。
日高大狀忍不住落淚,絕望的呼喊:“這不是戰爭,完全就是屠殺!”
裝備差距懸殊,士兵素質遠不如敵人,他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然而,明軍的進攻還在繼續,陸戰隊的士兵披著打濕的軍大衣,義無反顧的向火場挺近,向炮台發起一輪又一輪進攻。
日高大狀多麼希望,他的部下也能像明軍士兵一樣精銳,悍不畏死的戰鬥。
然而,他很失望,現在自己為數不多的部下們,已經被殺的膽寒,像條被圍毆的流浪狗,躲在炮台堡壘內瑟瑟發抖,有的士兵連槍都拿不住了。
炮台堡壘,這是大阪炮台最後的核心防禦陣地,和南北炮台三個陣地互為犄角,相互策應。
尤其是南北炮台上部署的眾多佛朗機炮,可快速發射霰彈,對中央的堡壘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形成一個巨大的封鎖區。
明軍要想攻破堡壘,必須先攻破南北炮台,斷其羽翼,再以炮台為依托,向堡壘主陣發動強攻,徹底剿滅龜縮在堡壘內的日軍殘部。
國姓爺朱成功親自登岸,命令兩個陸戰團同時對南北炮台發起強攻。
原本以明軍陸戰隊的幾千兵力,不應該分兵進攻的,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攻打一點。
但朱成功發現,這狗日的日本炮台設計的很狗,陣地不大,南北炮台上的火炮可以相互支援,如果集中兵力乾其中一座炮台,另一座炮台上的火炮就可以充分發揮炮火威力,對進攻的陸戰隊造成巨大的殺傷。
唯一的辦法,就是兩麵同時進攻,短兵相接,使其火炮的威力難以發揮出來。
再者,朱成功得到消息,夜間的時候,大阪城不斷有日軍增援部隊開出,向炮台增援。
大阪境內河道縱橫,水域麵積占大阪麵積的十分之一以上,有著“水都”之稱。
其中流經大阪城北部的澱川水量最多,憑借水運之便,澱川沿線曾經聚集眾多市場,是支撐大阪經濟的大動脈。
澱川流向西南,注入大阪灣,而明軍的大隊人馬駐紮在大阪城南,日軍的小船完全可以沿著澱川抵達大阪炮台,形成源源不斷的增援。
這也是為什麼徐青山要極力打下大阪炮台的原因,拿下了這裡,就可以讓大明的海軍戰艦沿河北上,炮轟大阪城,大大減少明軍攻城的損失。
一夜間,日軍派出了上百艘小船滿載著數千士兵增援,儘管被大明海軍轟爛了不少,也有部分援兵登岸。
為了防止更多的日軍增援破壞戰事,朱成功要做的就是爭分奪秒,儘快拿下這屁大點的地方。
北炮台西側,朱成功靠在一棵不知明的老樹下,舉起一支武十步槍,瞄準射擊。
炮台堡壘中,一個剛冒頭的日本士兵,頭頂上冒出一股血霧,栽下了炮台。
“這槍真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