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安南有變(2 / 2)

嘉靖帝朱厚熜學著成祖朱棣,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從屬國降為屬地,改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黜陟。

一定程度上說,嘉靖朝後,安南是大明版圖內一個行政自治單位。

大明朝的自治,那就是不管事,此後幾十年,安南內部一直在打,到萬曆朝時還搞成了莫朝、後黎、占城、隆平四方並立的局麵。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小安南亦是如此。

萬曆二十年,後黎朝出了個牛逼人物,一個名為鄭鬆的大將擊破了北方的莫朝,後黎朝重返舊都升龍。

俗話說功高蓋主,這話一點都不假,特彆是掌兵的武將,一旦功勞大了,他就要搞事情!

中國自古以來篡位的,沒有文官,基本都是武將出身,安南被中華文化影響了上千年,也出了個曹操。

滅掉莫朝的鄭鬆成了後黎朝炙手可熱的人物,權勢滔天,自任“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稅、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人稱“鄭主”。

黎朝皇帝完全被架空,隻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

孫應元呈報上來的事,就跟這鄭主有關。

根據南軍都督府掌握的情報,以及偷渡到雲南的後黎朝王子黎維禧所哭訴,鄭氏毫無人臣之禮,欺辱皇室。

王子為了獲取大明皇帝的同情,列了一圈鄭氏的罪狀,由南軍都督府轉送禦前。

這份罪狀很詳細,為了方便大明皇帝了解,還將年頭轉化成了大明皇帝的年號。

“萬曆四十七年,權臣平安王鄭鬆脅迫臣祖黎敬宗自縊,擁立敬宗長子黎維祺為帝(黎神宗),也就是下臣的父親......”

“崇禎十六年,權臣清都王鄭梉脅迫臣父禪位給兄長黎維祐(黎真宗)。”

“天武五年,權臣鄭氏與南方政權阮氏發生戰爭,將臣的兄長折磨而死,臣父複位,接著飽受鄭氏的折磨.....”

“臣之黎朝,黎氏為皇,鄭氏執政,鄭氏背民弑主,殘暴不堪,猶那日本之德川,臣不自量力,哀鳴闕下,伏願大明皇帝陛下,興吊伐之師,隆繼絕之義,為小國黎氏做主,蕩除奸凶,臣乞拜上......”

原本黎朝皇室是不敢對抗權臣鄭氏的,打算每天混吃等死,過一天是一天。

然日本德川幕府弑君,大明揮師討伐,甚至皇帝禦駕親征日本,此事讓黎朝皇室看到了希望,於是一家子抱團,想法設法將二王子偷渡到大明,希望他能搬得救兵,解救大家。

朱慈烺看完這份聲淚俱下的感人奏疏,竟不厚道的笑了笑:“如此智商,安能鬥過權臣?”

大明的藩屬國,有些在國內自稱皇帝什麼的,比如日本天皇,但也隻能在家稱呼。

與大明進行外交或者朝見時,從來都是自稱小王什麼的,如日本就是日本王,從不敢說自己是天皇。

因為在大明的宗藩體係中,宗主國是上國,君主是皇帝,也是東方世界唯一的皇帝,各國國王或君主都須臣服於皇帝的統治,整個東方世界都是皇帝的天下!

這安南黎朝王子,竟在奏疏中提到裡黎皇等字眼,這不是傻叉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