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東路的沐天波走的是近路,又有早已先期抵達野牛壩製造船隻(帶著木料直接組裝那種)的海軍官兵,這些海軍官兵隻能委屈的充當水師。
沐天波接到軍令後,帶兵前往攻取暮蠻,然後準備接應徐青山。
當沐天波抵達暮蠻之時,緬軍早就退了,但夜不收傳來消息,緬軍已經在老官屯和新街一帶準備了水陸大軍,且江麵上已經有緬軍的偵查小船巡邏。
很明顯,緬軍已經知道了明軍要攻打江頭城了。
在明軍南下時,得到消息的緬軍放了幾艘小船前去搜尋明軍蹤跡,八十多名緬軍水兵駕著輕便的小船沿著伊洛瓦底江北上。
江上略微有點霧氣,緬軍水兵起初非常警惕,而風平浪靜了三天後,一個個飄了,認為江頭城到野牛壩的水路上不會出現明軍了,於是大膽的繼續向北劃船。
在路過宋猛水域的時候,一名緬軍水兵似乎看到兩岸雜草叢生的岸上有一些異樣,當他睜大眼睛準備仔細看的時候,隻聽“呯呯呯”一陣槍響,這名機警的小兵當場中槍身亡,屍體落入江中。
其餘的水兵嚇得立即掉頭,瘋狂劃槳。
緬甸的長尾戰船特點是速度快,靈活,這也是緬軍水兵的自信基礎。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埋伏在兩岸的明軍的火槍更快!射速比他們劃槳的速度還快,僅僅幾分鐘後,江麵上隻餘下一片屍體和亂七八糟的長尾船。
沐天波留下了幾個舌頭,交由夜不收嚴刑拷問緬軍的布置。
十月十三日,徐青山抵達野牛壩,明軍兩路大軍會師。
好消息是,沐天波已經造好一百二十艘戰船,明軍可以順著伊洛瓦底江而下,直接進攻江頭城緬軍大寨了!
不過明軍臨時造的戰船並非戰艦,最大的戰船僅能容納五十人,有四十艘,第二等的四十艘,能容納三十多人,第三等的四十艘,容納少部分水兵和小口徑火炮,明軍用來裝備迫擊炮。
一百多艘戰船,在寬闊的伊洛瓦底江江麵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戰鬥力,明軍即將正式進攻江頭城!
十七日,海軍將領甘輝親率戰船從暮蠻順伊洛瓦底江南下,在江麵上遇見了逆水而行的緬軍戰船二十艘,雙方炮戰開始!
甘輝是延平侯朱成功手下的得力乾將,早年參加過收複台灣,又乾過日本海軍,常年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浪,是個見過大場麵的人。
讓他對付緬甸水師,大明朝廷也算是給緬甸臉了。
緬甸戰船的主力是長尾船,火炮一般架在船頭和船尾,兩側為劃槳的水手,然後搭配一些火槍兵。
長尾船的特點是靈活、速度快,但不經打,不過船上有英國人提供的艦載炮,射速不錯。
但甘輝沒有給緬軍發揮速度上的優勢,下令用迫擊炮進行轟擊,開花彈和毒煙彈一同射向緬軍戰船。
比射速和炮彈威力,明軍全球領先,還沒輸過哪個國家,就連英軍中的火炮和炮彈,不少還是高仿了明軍!
徒弟的徒弟,如何跟師祖打?
“嘭!嘭!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