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俄軍也在射擊,大喊大叫地亂射。
大地的震撼聲再度響起,鐵蹄撞擊地麵的聲音如同死亡的鐘聲,在俄軍心中敲響。
明騎很快衝到跟前,沒等毛子兵的武器舉起來,馬刀已經割開了他們的要害。
最後的結果沒有什麼懸念,半個時辰後,俄軍五千人陣亡大半!隻有少部分幸運兒落荒而逃。
戰鬥結束後,明軍立即發動追擊,儘管天氣酷熱,他們還是兼程挺進。
這場阻擊戰對明軍來說,就像一顆投進湖水裡鵝卵石,隻留下一圈圈細小的漣漪,又馬上消失了。
可以說,俄軍組織的這次小小的抵抗,對明軍先鋒軍的推進,沒有起到任何阻礙作用。
拂曉時分,李定國率前鋒大軍抵達梁讚,在這裡遇上了俄軍主力哥薩克騎兵團。
這次場麵完換過來了,明軍以步兵為主,俄軍以騎兵為主。
可哥薩克騎兵就是討不到好處,他們如非洲的鬣狗一樣,圍著明軍尋找戰機。
李定國立即下令將各部以旅為單位組成方陣,以拒騎兵衝擊。
方陣內刺刀林立,寒光逼人,方陣的四角都設有火炮。
為了防止被切斷水源,其中一個旅的方陣緊靠奧卡河。
日出之時,各旅的樂隊在方陣中央奏起《皇明頌》,準備迎接戰鬥。
麵對明軍方陣厚密的刺刀,哥薩克騎兵毫無懼色,他們喊叫著,發起了勇猛的衝擊,但很快就遭到大明軍隊的還擊,不得不敗下陣來。
哥薩克騎兵再次衝鋒,依舊毫無戰果,明軍的方陣猶如銅牆鐵壁一般,紋絲不動。
在明軍強大火力的逼迫下,哥薩克騎兵不得不退向梁讚。
第二日黃昏,朱慈烺的禦駕抵達梁讚,這座被蒙古軍摧毀過的古城就在眼前。
梁讚城建立在奧卡河,城牆的下半截是用泥土堆砌,上麵則是用橡木和橡木板搭建,放在大明,就一十八線城防。
歐洲不重視城堡防禦,除了幾個重要大城市和戰略要塞修建棱堡,其他地方基本沒有城防。
當年蒙古大軍西征,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才能充分發動騎兵機動的優勢,如颶風一般席卷了歐亞大陸。
正當大家說起當年蒙古大軍屠城之事時,朱慈烺登上了一個山坡,他發現俄軍主力早已在梁讚城周圍和奧卡河兩岸嚴陣以待。
左岸上是烏克蘭軍團,右岸上是伏爾加軍團,在兩大軍團後麵,似乎還有著更多的人馬,應是梁讚城周邊是中央軍團。
顯然,俄軍是有備而來的,是打算野外決戰了。
朱慈烺沒敢貿然而動,俄軍支援梁讚也有兩年,對周邊做了大量的準備,如堅壁清野,戰場屏蔽,防止明軍夜不收探實。
而且,據朱慈烺判斷,他們的人馬絕不止這些!
因為俄軍有六大軍團,漢王朱和墿奏報,烏克蘭軍團總人數不過三萬,還包括了大量遊牧民族士兵,伏爾加軍團也包括大量民兵,人馬大約三萬。
中央軍團人馬最多,兵馬多達十二萬之眾!
除了這三大軍團,還有三個,朱慈烺覺得,大明征討沙俄這麼大的動靜,沙俄能不增兵?
靠這區區十八萬頭毛子,與我二十萬皇明大軍對抗,等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