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7(2 / 2)

九龍章 水泊淵 3615 字 1個月前

洛琦胸有成竹,點頭應一聲,“臣明白。”

華硯見毓秀拿手撫著胸口,就打開殿門叫人準備一壺清淡的普洱。

陶菁領旨的時候還特彆往殿裡看了一眼,毓秀注意到陶菁的目光,在門關之前也回看了他一眼。

淩音的琴聲不斷,毓秀幾個卻不再說話,隻等人送茶。

周贇見陶菁走路彆扭,就接了差事親自去沏茶,茶點端到門口的時候,陶菁卻硬是從他手裡接過托盤,開門進殿。

永福宮的宮人見狀,一個個笑而不語,周贇站在門口生了一會悶氣,也忍不住笑起來。

華硯從見到陶菁的第一眼,就曾感歎他風度不凡,可如今看他蹣跚勉強的樣子,卻莫名覺得滑稽可憐。

毓秀明知陶菁作怪,心裡又好氣又好笑,也不能同他一般計較。

陶菁好不容易把茶送到桌前,幫毓秀倒茶的時候還特彆對她眨了眨眼,“皇上該喝一碗解酒湯,否則明早起來臉腫了,上朝時會被百官嘲笑。”

洛琦與華硯都在心裡好笑,毓秀輕咳一聲,沉聲對陶菁吩咐,“叫人準備吧,送的時候讓周贇來,你就不要走動了。”

陶菁嘴上應了,臉上卻滿是不情願,退出去的時候,還瞪了毓秀一眼。

華硯原本的神經緊繃竟被陶菁的一杯茶緩解了,“皇上怎麼把人打成這樣還叫他來當差?”

毓秀才不想背上暴君的名聲,“我叫他回去歇著,他不肯,自己一定要跟來的。”

洛琦搖頭道,“皇上若打定了主意留陶菁在身邊,萬萬小心為上。”

淩音聞言,手上彈錯了一個音,華硯也皺著眉頭低聲咳嗽,洛琦看他二人一眼,語氣才緩和一些,對毓秀賠禮道,“是臣失言了。”

毓秀笑道,“沒弄清楚他玩什麼花樣之前,朕會事事謹慎。”

華硯看了一眼洛琦,又看了一眼毓秀,猶豫半晌,終究還是把話咽到肚子裡。

照他剛才看到的情形來看,陶菁言行雖做作,可他望著毓秀時眼中滿是柔情,似乎是真動了心。

又或許,他是個極度高明的戲子,演了一場戲中戲騙過所有人的眼睛。

毓秀見華硯發呆,就笑著拍拍他的手,轉而對洛琦說了句,“北瓊下聘的事,就算禮部上下有心隱瞞,廷議上不曾提起,一封請旨奏章也是要上的,想必是他們知道了薑鬱在勤政殿幫我批折子的事,才借機生事。”

洛琦已然明了,華硯卻不敢十分確定,“皇上明裡叫皇後幫忙,私底下卻要把每一封折子都過目,中間怎麼會有漏網之魚?”

洛琦一聲輕哼,“這事你知我知,皇後不知,薑家人更不知,我猜是薑壖遇見可乘之機,叫公主寫一封請旨賜婚的折子,再叫皇後批了朱批,返還給公主,這封折子從頭到尾也不曾交到皇上手裡。”

華硯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樣一來,就算皇上來日追究起來,皇後也可咬定當初禮部曾上了請旨的折子,隻是折子恰巧是由他來批複的。”

洛琦冷笑道,“公主大婚如此大事,又是聯姻北瓊,就算禮部上折子請旨,皇後也不可能不告訴皇上,所以我猜,當初公主上的折子裡未曾直接提及北瓊送的千匹良駒是聘禮,至多隻含糊其辭,稱為國禮。”

毓秀慢飲了一杯茶,點頭道,“至於薑壖為何牽涉其中,朕猜測,那一千匹良駒原本連國禮都算不上,而是兵部為訓練騎兵從北瓊采買的,至於最後為什麼變成聘禮,大約是聞人離同薑壖與南宮秋談妥了什麼條件。”

華硯一臉凝重,“兵部招兵買馬這麼大的事,居然瞞的密不透風,連母親也不曾收到半點消息,實在不可小覷。紀辭還在邊關時,訓練的紀家軍中有一支就是騎兵,專門用來對抗北瓊騎兵。紀辭回京時,紀家軍的軍統都交在他副將手裡,既然紀辭本人沒有得到消息,大約是薑壖自作主張,私自送了紀家軍九百匹良駒,以收買人心。”

毓秀招手把淩音叫到跟前,“薑壖為了拉攏紀辭與紀家軍,少不了送馬匹送糧餉送兵器。紀家軍是傭兵,本身不在兵部的編製裡,糧餉與兵器這兩項,兵部不上折子求恩典,戶部不能撥款撥糧餉,工部也不能私自打造兵器。就算薑壖開私庫買人情,在外也弄不到糧餉兵器。三部之中,必然有見不得人的交易,悅聲即日派人去查,小心彆打草驚蛇。”

洛琦思索半晌,對毓秀跪道,“此事唯恐有詐,請皇上三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