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恭把爵位共分成了二十等。
不同於商鞅變法那二十個讓人記不住的爵位,沈長恭沿用了先前便有的公侯伯子男爵位,並且每個爵位分為四等。
這個時代的人,習慣了倒序數字來分大小,比方說,九品芝麻官最低,一品大員最高,所以沈長恭的爵位,他沿用了這個習慣,四等最低,一等最高。
每一個爵位都有著準確的人頭、俘虜、戰役、指揮、奪旗、先登等對應的分數,簡稱積分製。
隻要功勞夠了,登記之後就能升遷。
而且越往後需要的功勞也就也多。
等於是明碼標價,便是皇帝都無法徇私舞弊,自作主張去更改,公正透明,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的軍功現在有多少了。
誰也彆不服,誰也彆說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軍功榜上見大小。
這二十萬燕軍將士,以及南王那邊遞過來的軍功名單,他們都做了統計和換算。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沈長恭頒布了名單,散朝之後,他親自帶著爵位儀仗官服等,前往城外的軍營。
長寧軍和威虎軍所有將領及千夫長,全部都來到了帥帳前的空地上。
他們整齊列隊,一個個莊嚴肅穆,整齊劃一,目光熾熱的看著麵前的沈長恭。
沈長恭看著眾人,嚴肅說道,
“諸位,自古以來,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爾等奮勇殺敵,不畏艱險,保家衛國,終有回報之日。
今日,本王代替陛下,為爾等授予爵位。
你們是我大燕軍製改革後,第一批爵位受益者,這是你們的榮譽,你們將見證我大燕的曆史!”
“下麵,我念到名字的,依次上前。”
“墨黑!”
“末將在!”
墨黑第一個走上前去,兩眼放光的看著沈長恭。
“授予你二等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