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紀念館(1 / 2)

李二順在死人堆裡著,他想找到他爹娘和大哥的遺體,還想找老爺的遺體,可是找不到了。

遍地的殘肢碎塊,有被炮彈炸的,有被手榴彈炸的,還有的被野獸啃食之後已經無法分辨的。

李二順找了很久,都沒有分辨出來那個是他的爹娘,那個是朱家人,那個又是隊伍中的那個兄弟。

他隻能在死人堆中,把所有能夠找到的,屍體手掌上的一節手指給切下來帶走。

不是他不想把這些人的頭顱帶走,是因為戰場上所有人的頭顱都被人給割走了,這裡隻剩下了殘破的軀乾。

也不是他不想把這些殘軀給掩埋了,省的全都進了野獸的口腹,可是這裡隻有他一個人,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他隻能帶走他能夠找到的,所有人的一節手指,再給大家夥找個埋骨之地。

三天後,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奉天東門外,遠遠的看著。

東門外的一塊空地上堆放著幾百顆人頭,裡麵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那人頭在那裡都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旁邊豎立著幾根木樁,上麵還懸掛著十幾顆人頭,乞丐在那上麵看到了朱家老爺,看到了大少爺,看到了大少奶奶,看到了來投奔朱家老爺的東北軍連長,還看到了二少爺的大兒子。

剩下的他認不出來了,乞丐沒有哭嚎,也沒有流淚,就像一個麻木的,隨時等待著死亡的尋常乞丐一樣,看了一會之後就默默的離開了。

李二順從那天開始就死了,而在東北雪原上則多出來了一個專殺鬼子和漢奸的殺神。在東北的道上兄弟,不管年齒,都尊稱其為“二爺”。

二爺帶過綹子,也加入過抗聯,十四年的血與火,他身邊的兄弟們死的死,散的散。老的沒了,來了新的,新的再變成老的,然後就又是死的死,散的散。

突然有一天,有消息傳來,小鬼子投降了,華夏大地舉國歡慶,可是二爺卻哭的像個孩子。

在那以後“二爺”也死了,世上隻剩下了一個年僅三十,可麵相卻像是一個六旬老翁一樣的老農李二順。

李二順再次回到了朱家的這個小鎮子,可是鎮子上的老人都死完了。

除了李二順,這個重建的鎮子上已經沒有原來的老人了,沒有人認識李二順,也很少有人再提起當年的那個朱家了。

時間把一切都衝刷的乾乾淨淨,隻是偶爾還能在那殘存的縫隙裡,看到那麼一丁點的痕跡。

老人訴說著十四年的血與火,可是在他說話時的語境,卻像是山林中的小溪那樣平靜的毫無波瀾。

圍在老人身邊的人都已經淚流滿麵,就連米迦勒和安德斯也都不斷的擦拭著控製不住的淚水。

他們的父輩中,也都有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死去,戰爭留給他們的創傷,並沒有那麼快的就愈合了。…。。

朱至真慢慢的站起身來,站在老人的麵前,雙膝跪地,重重的磕下了一個頭,哽咽的喊出來了一聲“叔”。

一直陪同在朱至真身邊的特區辦公室副主任和奉天省派出來的高級陪同人員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不約而同的輕輕的點了點頭。

一些事情現在不能說,但是回去之後肯定是要開會研究的,比如建一座“朱家鎮抗日英烈紀念館”。

把這埋藏了幾十年的英雄事跡再次展現在世人麵前,讓世人記得,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有很多人在為其犧牲,為其戰鬥。

朱至真在大陸之所以停留了這麼久,最主要的就是他想給自己家的祖先和那些記不住名字,卻和家祖一起戰死的人們修一座墓。

雖然在李二順的帶領下,他們隻是在那埋骨的地方找到了幾百根指骨,可是這些指骨也是他們最後的念想啊。

而奉天省政府在聽說了朱家的故事之後,特意開了一個班子集體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關於紀念館的修建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