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記得畫屏初會遇(1 / 2)

看到來人進了院子,朱耀靈趕緊站了起來,說話的功夫,兩個人也都停好了自行車走了過來。

朱耀靈先向那個中年男人鞠個躬,說道:“三叔好。我是朱耀靈”

然後又對那個小女孩說道:“清月妹妹你好。”

老三馮文秋年紀四十多歲,穿戴整潔,大高個,方臉、白麵無須、帶了一副眼鏡,顯得很是溫文爾雅。

看到眼前的這個少年向自己行禮,也趕忙說道:“你好,你好,你就是父親常說的那個朱耀靈朱總吧。

果然英雄出少年,我可是聽父親經常提起你,真的想不出來,這麼年輕的你,是怎麼做出這麼大的產業的。佩服、佩服啊。”

朱耀靈隻能謙虛的說道:“三叔過譽了,小子哪裡有什麼能力,不過都是家裡幫襯著,才能出來做點事情罷了。”

而馮文秋身後站著的馮清月,則是一臉好奇的看著眼前的這個少年人。

這個人,爺爺總是在家裡提起來,總是說這個少年人很了不起,他們整個家族也很了不起。

而且自己身邊的很多東西,也總是能和這個少年聯係上。

自己家裡,現在幾乎每人一台隨身聽,爺爺在家聽京劇和廣播,奶奶聽戲曲,自己爸爸聽新聞,自己和媽媽聽音樂。

還有自己手上戴的粉紅色的電子表。以及這兩天,天天有人送來的新鮮青菜,這些都是和這個人有關,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乾什麼的。

好像他在做很多的東西,很多的事情。

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總是懵懂的會有一些幻想,比如英雄什麼的。

而爺爺總是對她說,這小子多麼多麼厲害,在南方建了兩個大工廠,還用建工廠賺來的錢,正在建一座整個亞洲,乃至於在世界上,也能算是最大的孤兒院。

就連港島最大的大官,也把他當成能夠平起平坐的朋友。

尤其是他家的祖先,在打鬼子的時候,滿門儘皆戰死殉國,無論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投降的人,最後隻留下了一節指骨。

她是第一次聽到過這麼慘烈的戰事,真的是哭了整整一夜。

後來她還去那個遺骨合塚祭拜過,那時候,那個紀念館還剛剛開始建,這個少年還沒有來到奉天呢。

在她回來的時候,她還寫了一篇短文《三百節指骨》,發給了奉天日報,還被登上了報紙。

而如今,這個少年來到了奉天,在這裡合資了四個大工廠,而且沒用多久,就出口了好多三輪車,換回了數不清的外彙,給國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她還記得那天夜裡,她的爺爺竟然喝的有點醉了,然後喃喃自語的詠唱著一首古唐詩“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也不知道爺爺是在回憶當初少年時的自己,還是認為眼前的這個少年人有著一股不同於人的英雄氣。…。。

可是這個人來過自己家中幾次,卻好像鬼使神差一般,自己竟然一次都沒有見到過他。

而這一次,終於見到了,看起來還是個很帥氣很耐看的男孩子嗎。

這時和馮文秋說完話的朱耀靈,再一次向馮清月打招呼,而這個女孩子卻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突然臉紅了起來。

看到這個女孩子的樣子,朱耀靈感覺自己的心跳,好像亂了幾下,或是快了幾拍,或是慢了幾拍,他自己也不知道,隻是覺得自己心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