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二百三十五章:改變時代的法律(1 / 2)

在接收完這批圖紙和設備之後,朱耀靈和老首長等人,也沒有在海南島停留,而是坐上了朱耀靈的私人飛機,再次飛回了奉天。

朱耀靈這次之所以來奉天,是因為通過這半年多來,那款超輕型的戰鬥機“紅隼”也已經開始試飛了。

這款超輕型戰鬥機是由殲十二總設計師陸總師親自操刀領銜設計,朱耀靈手下的設計師們全力配合設計的一款超輕型空優高速戰鬥機。

這架飛機采用了殲七上使用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渦噴—7乙改發動機,這款改型發動機,在高速性能和使用壽命上比殲七使用的渦噴-7乙還要好很多。

而且這款戰鬥機摒棄了殲十二的機頭進氣,采用了兩側進氣的布局。

並且采用了一些“海東青”的設計思路,比如蚌式進氣道。

這款飛機的定位是出口型飛機,而且出口的國家也是以中小國家為主。

所以這款飛機主打的就是價格低廉,維修簡單,飛行員上手容易,飛行靈活快速,火力凶猛。

至於航程什麼的,要求倒是不高,作戰半徑有個四五百公裡就已經非常好了,這也和機場保衛者米格二十九差不多。

所以最簡化的“紅隼”,按著朱耀靈的估價,可能也就是三百多萬美元就夠了。

這個價格的戰鬥機那就不可能要求太高了,既沒有什麼平視集成顯示器,也不可能有什麼四餘度電傳飛控。

至於雷達那就更不可能是什麼高端貨,能在機頭搭載一個簡化版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就已經是非常良心了。

這已經比普通脈衝雷達不知道要好多少。

不過這款飛機卻給加裝了一個小型雷達瞄準顯示器,這就把這款戰鬥機給顯得非常高大上了。

至少在世界上這個價格的戰鬥機上,是看不到這種高端電子裝備的。

不過隻要你肯加錢,那麼這裡麵的所有裝備都能給你換上新一代的裝備,那是完全可以的,至少讓這架戰鬥機升個半代是絕對沒問題。

這款戰鬥機在試飛之後,大陸空軍都對這款戰鬥機有了一點小想法,不過後來還是放棄了沒有選用。

主要是這個飛機的航程太短,即便帶上副油箱也無法和“海東青”形成高低搭配。

最後隻是答應采購一批雙座教練型,用來訓練使用。

不過這也沒什麼,這款飛機本來就不是給大陸準備的不是。

而在1988年的四月份,對朱耀靈來講也算是一個豐收的月份。

在這個月,雙發重型戰鬥機“金雕”再次獲得了重大突破,有望在八月份進行首次試飛。

在陸軍方麵,奉港重工和大陸兵器工業公司合作研發的虎式主戰坦克和“毒蠍”履帶式步戰車也已經生產出來了第一批成品。

這兩款陸軍利器,在研發成功之後經曆了半年的測試,終於完全滿足了所有設計要求。

現在已經生產出來了第一批產品。

朱耀靈也去看過了測試效果,這款主戰坦克和步戰車,完全符合它們的戰場定位。

它們不管是在防護性上,還是在火力上,完全不比美國的M1A1差到哪去。

和蘇聯的正版T72相比,也能打個不相上下。

這些好消息讓朱耀靈非常高興,而最讓他高興的則是在六月初的時候,他又接到了柯魚東傳過來的一條情報。

這條情報其實就是蘇聯最新頒布的一個法律,名字叫《蘇聯合作社法》。

朱耀靈在仔細的看過這個法律條文之後就知道,蘇聯轟然倒塌的的倒計時,已經加快了它的腳步。

蘇聯頒布的這條新法律,為兩年後蘇聯全麵私有化而進行的休克療法提供了第一個法律依據。

這條法律就好像是把蘇聯緊閉的經濟大門給推開了一個縫隙,可就是這麼一條縫隙,卻成為了未來俄羅斯寡頭們狂歡盛宴的開始。

可以說這條法律改變了蘇聯的命運,也改變了這個時代。

朱耀靈在得到這個情報之後,就沒在奉天停留,而是直接飛回了港島。

還是在朱家的茶室之中,朱父,朱家老大朱耀乾和老三朱耀月以及朱耀靈四人坐在一起。

朱父是在接收了第二批導彈之後,看著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安頓好了,這才在五月底從非洲回來的。

第二批導彈和發射車,是在五月中旬到的東非。

而老二朱耀坤現在則沒在港島,老二現在去了魔都。

魔都的預警機項目,這段時間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他去那裡坐鎮,給自己的手下人打氣助威去了。

朱父三人看著手中這個《蘇聯合作社法》的影印件,這裡麵的一些內容在朱父等人看來並沒有什麼,這裡麵隻是針對私人合作做生意開工廠等商業行為的一些法律條文而已。

為了這個朱耀靈卻跑回了港島,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朱耀靈看得出來朱父等人的疑惑,於是說道:“蘇聯立國已經快七十年了,三代人的時間,已經讓很多東西偏離了當初蘇聯立國時的目標。

現在的蘇聯,已經不是當年立國時的那個充滿激情的青年,而是已經成為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

這個國家從上到下,已經變得極其僵化。

我先說說他們的民間,從七十年代末期,蘇聯的通貨膨脹率開始逐步走高,到了1985年通脹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五點七,這個通脹率已經是正常溫和通脹率的一倍了。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1987年,通脹率已經高達百分之八點四,這就已經到了讓百姓生活極其艱難的時候了。

而從我們在1982年開始的對蘇地下貿易額來看,其增長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得出來,蘇聯的內部物資供應已經出現了大問題。

在1985戈地圖宣布了禁酒令,我們當年的酒類通過地下通道就賺取了三百億盧布,大概在二百六十億美元。

這是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很多蘇聯人靠著這個發了大財,可是有些人發了財後就總是會生出來一些不該有的小心思。”

說到這裡朱耀靈輕蔑的笑了一聲。

然後接著說道:“在1986年我結婚的時候,蘇聯的彼得羅夫和克留奇科夫來到港島。

那次之後,我就將大部分的地下通道對接到了克留奇科夫那裡。

KGB手下需要養的人有很多,可是沒有錢他們拿什麼去養人呢?

所以彼得羅夫和克留奇科夫也是毫不猶豫的接下了這個通道。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