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北部邊境省的戈壁沙漠地帶,幾乎天天都是炮聲隆隆,喊殺聲震天。
而這樣的演習和喊殺聲,卻能讓沙特國王睡上一個安穩覺。
朱耀靈和柯連山聽完了兩邊的彙報之後,認為這些人現在直接進入到沙特並不合適。
而在東非先進行適應性訓練,逐步的配置齊全裝備,並且能清晰的了解新裝備,掌握新裝備,並能結合新裝備研究出來適合新裝備的戰法,這個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沙特北部真的有事,那裡還有二十五萬人在駐守呢。
而從東非到沙特也並不是很遙遠,幾天時間之內,後續部隊就能夠登陸沙特,給予沙特足夠的支援。
一年之後,如果一切順利,那麼新的四個重裝合成坦克旅,將會完全成型。
這將會是真正的重裝合成坦克旅,而不是現在在沙特的實驗性質的坦克旅。
與會的眾人也都認為這樣可行,畢竟哪怕是再厲害的戰士,在麵對陌生環境的時候,也是需要適應的。
而在東非中北部地區也是沙漠戈壁環境,那裡的環境和沙特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在那裡進行整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至於士兵人員的薪資待遇,則是和朱耀靈自己那邊的士兵是一樣的。
除了安家費之外,兩年內的列兵,在非洲的基本薪資是六百美元,計算軍齡,薪資會依次增加,離開非洲,出任務,各種補貼另算。
技術兵種的薪資則會更高一些。
這次進入非洲的幾乎都是技術兵種,而且因為他們這次是團體進入,所以朱耀靈是承認他們在大陸的軍齡。
這樣的標準,是和朱耀靈駐紮在沙特的那個重裝合成旅坦克旅的待遇是一樣的。
而這裡麵待遇最高的就是飛行員了,這也不能說飛行員就特殊。
除了技術問題之外,危險性也是不一樣的。
離地三尺,就身不由己,地麵上的人,再怎麼折騰,摔死的幾率那是非常小的,而飛行員,隻要是出了事情,那可真的就是九死一生。
而且這還不分戰時還是平時訓練,都是一樣。
飛行員,從來都是在刀尖上跳舞的職業。
這次的會議開了整整一天,所有的事情基本也就都定了下來。
第二天柯連山也沒有再停留,直接帶了空軍和坦克師共四個參謀直飛東非,他們會在那裡選擇駐地和適合在非洲和中東地區進行戰鬥的訓練區域。
而許誌國和周玉衡兩位大校,則是會回去對部隊進行通知宣講,首先要做通戰士們的心理工作,如果有不願意去的,這種事情是無法強求的。
如果真的是強製命令,那也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幾萬人軍隊的一個動作,不是那麼簡單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搬個家還得忙活兩天呢,更何況是軍隊的大轉移。
那是什麼都得想到的,大到裝備的分解打包,小到士兵的吃喝拉撒,環境適應,衛生防疫,哪怕是一瓶最小的清涼油也都是需要注意的。
而朱耀靈則是在七天的時間裡,再次對奉港重工的坦克、裝甲車、輪式戰車、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等裝備生產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
在心裡有數了之後,就開始了他全國到處飛的工作旅程。
先是北麵龍江那裡的直升機項目,從重型運輸直升機,到武裝直升機,再到輕型偵查直升機。
這些東西因為經驗不足,被卡的厲害,不過這次朱耀靈過來,發現在從各高校到軍方的聯合努力之下,這三個直升機項目的進展還是非常快的。
他們對於朱耀靈弄來的蘇聯和美國直升機的各種情報圖紙數據進行了借鑒和取舍。
雖然這裡麵的情報,並不能說拿來了就能造出來像美國和蘇聯一樣的直升機,但是起碼可以用來借鑒這裡麵的一些長處和思路。
武器設計從來都沒有完美的,都是博采眾長,然後找到一個相對完美的平衡點。
不過這邊現在雖然也有了一定的進度,但是距離設計成功,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看了這邊的情況後,朱耀靈也沒有再打攪這裡的工作,而是又直飛包頭,看了一下那裡的坦克和裝甲車等陸戰武器的生產進度。
自己的錢都已經劃撥過來了,他總得來看看不是。
隨後他又來到了陝飛,這裡是朱耀靈從美國拉來的,和美國軍工聯合體洛.馬公司合作中型運輸機生產計劃的地點之一。
洛.馬公司的C130運輸機改進型就是在這裡生產的。
而這裡也是生產大陸運輸機的裡程碑運八的基地。
不要瞧不起運八,和C130相比,它起飛總重量比C130要低,但是載重卻和它一樣,航程也比C130遠了一千多公裡,除了短距起降和低空性能比C130差了一點之外,彆的地方都不是C130能比的。
兩架飛機相比,隻能說是各有千秋。
而這次朱耀靈過來,是要看看和這裡聯合研發的噴氣式重型運輸機的研發進度。
朱耀靈和這裡聯合研發的最大起飛重量在一百一十噸,最大載重四十噸的戰術重型運輸機項目進展的如何了。
雖然最大起飛重量一百一十噸還隻是重型運輸機的門檻。
但是這也是大陸重型運輸機的基礎項目,隻要這個項目能夠成功,那麼未來發展最大起飛重量二百噸和以上的運輸機,也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陝飛的運輸機項目,他和西飛聯合研發的輕型轟炸機項目還有轟六改進型空中平台項目也都是在不斷的推進。
等到朱耀靈來到魔都上港飛機製造集團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了。
看著停在機庫中,由幸運鷹改裝的“搜索500”型空中預警機的時候,朱耀靈心中是一陣陣的振奮。
預警機,那就是空戰中的大腦和眼睛,有了它,就能讓戰鬥機的戰鬥機提升一倍以上。
站在朱耀靈身邊的預警機總師樓老說道:“這款預警機,隻能說是戰術預警機,這主要還是因為它的載機體積所限製。
不過我們基於“鯤鵬”大型飛機為載體,改裝的戰略預警機也在穩步的推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在1991底或者是1992年初,也就能夠看到這架原型機的出現了。”
朱耀靈問了一句:“很困難?”
樓老說道:“當然不會輕鬆,但是如果我們不是把目標定的麼高的話,時間也花不了那麼久。
可是現在我們很多的技術都已經突破,或者正在突破,如果不能把這些技術結合起來,作為驗證的話,那麼從長遠來看,我們將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朱耀靈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好,我這邊全力支持。”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