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想不明白為什麼對麵突然就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強大火力。
但派遣軍司令部籌劃了幾個月的行動不能因為第一天的進攻不順就停下來。
鬼子連夜調整進攻計劃。
第二天天剛亮,戰鬥再次打響。
這次鬼子學聰明了,增加了進攻方向,在河道上遊和下遊也安排了渡河部隊。
三個戰場,同時發起攻擊。
他們就不信八路能把所有防線都擺上如此強大的炮火。
飛機也不再正麵發動攻擊,而是迂回到對麵陣地後方,直接攻擊八路後方的陣地和設施。
事實證明,鬼子當中還是有聰明人的。
一改之前重點正麵進攻的作戰方式,改為全線壓上,八路這邊立刻暴露出自身兵力不足和大集團作戰經驗不足的短板來。
總部根據地本身占據有利地形,據守半個黃河天險,邊緣地區地勢複雜多變,易守難攻,並沒有留下太多兵力。
得知鬼子的大規模進犯計劃之後,總部緊急從西北調集了部分部隊,加上本地守衛部隊,一共才兩萬餘人。
兩萬餘人防守十幾處河岸要地和整個根據地,兵力十分捉襟見肘不談,各部隊之間還缺乏相互之間的默契配合。
而此次進犯之敵卻有近三萬五千人,空軍、陸軍、內河艦隊,可謂是三軍齊聚。
鬼子之間配合默契,全線進攻之下,我軍竟然在半天時間內就被多次搶渡成功。
幸好我軍炮兵火力占據優勢,將大部分搶渡而來的鬼子壓在河岸上不得寸進。
正常來說,我軍完全沒必要死守沿河一線陣地。
把敵人放進來,關門打狗,耗也能耗死鬼子。
不過這次不一樣,我軍就是要狠狠地和鬼子正麵打過一場。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一仗不僅要斷了鬼子繼續威脅總部根據地的念想,還要對外表明我軍誓死抗敵的決心和勇氣,打出我軍的威風來。
所以仗必須這麼打。
為此作出的犧牲大家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黃河邊上一整天的時間槍炮聲不斷。
夜色降臨之際,我軍前線指揮下達命令,趁夜色將被炮火壓製在河岸的敵軍全部趕到河裡。
一場大規模的夜戰就此爆發。
張浩緊急運送過來的一批85毫米加農炮被布置到反攻部隊後方,率先發起炮擊擊退、擊沉了鬼子的內河艦船。
而後河岸所有炮兵陣地數百門火炮齊鳴,掩護突擊隊對鬼子臨時構築的灘頭陣地發起了進攻。
打了兩天,雙方第一次爆發近距離戰鬥。
鬼子相當興奮,立刻組織起來,對我軍突擊隊發起了反衝鋒。
白刃戰一觸即發,雙方炮火默契的選擇了停火。
鬼子配合默契,反衝鋒途中就分成了一個個的兩人或三人小組。
雙方步槍手隻進行了短暫的對射,便攪在了一起。
殘酷的白刃戰爆發。
不過讓鬼子氣的吐血的是,迎接他們的不是閃亮的刺刀,而是我軍一個個的三人戰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