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看,楚昊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還是裝模作樣的翻看了下。
“什麼?”
“這,這怎麼可能!”
“陛下剛準備舉兵北上,樺州軍所有戰船,竟然一夜間全部被燒毀?!”
那位叩拜於地的將軍不斷叩頭道,“陛下恕罪,驪國公深知罪不容赦,已經將玩忽職守的陳校尉當場斬首了。
而驪國公本人也命末將向陛下陳情之餘,上書請罪。
樺州戰船被燒毀一事實屬意外,還望陛下明查!”
“意外?哼!”
弘業帝冷哼一聲,“你們當朕是三歲小兒嗎!”
朝廷剛準備用兵,戰船就被燒一空,這樣一來,還拿什麼北上伐燕?
不隻弘業帝,楚昊也嗅出了其中的詭異味道。
“楚愛卿,你怎麼看?”
楚昊沉吟片刻答道,“啟奏陛下,此事太過巧合,說是意外,實在難以令人信服,臣擔心有人故意阻撓陛下北上伐燕大計。”
弘業帝點了點頭,“朕也這樣認為。”
嘭的一聲,弘業帝一拳砸在禦案上,盛怒道,“膽敢蓄意破壞北上伐燕大計,分明就是沒把朕放在眼裡,此事必須徹查!
看看是否有人故意與北燕暗中勾結,出賣我大夏國家利益!
愛卿認為,此事應該如何調查?”
在弘業帝看來,最適合調查此事的,不是刑部,而是楚昊。
畢竟,楚昊已經證實在這方麵有著過人之處。
但他現在已經被任命為宰相,需要全力配合伐燕大計,哪有精力顧及這種事?
楚昊想了想答道,“陛下,依臣之見,樺州戰船被毀一事,固然要查,而且還要一查到底。
但如今最緊要的,還是北上伐燕一事。
北燕正處於內亂之中,燕國公主又被迫離開隋州,如果不趁著隋州空虛,無大將把守,一舉將其拿下,臣恐錯失良機,日後再行動,損失必然大增。”
弘業帝緩緩點頭,“如果不是愛卿提醒,朕差點被氣糊塗了。
沒錯,隋州正是空虛之際,理應從其他地方調集戰船,加速渡江北上,先行拿下隋州!”
楚昊再次提議道,“還有,樺州戰船被燒毀,極大可能是有人故意為之,驪國公雖然有失查之責,但對朝廷一向忠心,此時不宜問罪,否則不利於伐燕大計。
至於罪魁禍首,雖然已經被驪國公處斬,但臣還是建議,嚴查此人家眷以及家中書信,或可從中發現端倪。”
“嗯,愛卿所言極是。”
“朝恩,傳旨刑部尚書杜襄,要他全力偵破此案,不得有誤!”
樺州戰船被毀,哪怕緊急從其他地方調集戰船,至少也要十天左右才能出兵渡江。
然而,楚昊卻不知道。
這,僅僅是個開始。
針對他和弘業帝的北上伐燕的阻撓,將會如狂濤般,一浪高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