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隻是根據蘇武已經提出來的設想進行改裝。
都要調用避難所中的兩台工程機器人,以及借助數控機床的部分生產力,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
再繼續增加負擔的話,必定會影響到後續一係列更加重要的計劃。
心中稍微的糾結過後。
蘇武隻能無聲的歎了口氣,放棄了再度加強武備的打算。
處理完避難所內部的事物。
蘇武又繼續投入到仿佛無窮無儘的交易工作當中。
晚上8點。
距離官方視頻會議結束後的1小時15分鐘。
一支由五輛中小型貨車組成的車隊,打著刺目的遠光燈,於濃濃的夜色中,抵達了農家小院遺址。
他們帶來了第一批,總計有數十噸的廢舊金屬。
與此同時。
隨車的還有幾名來自於大型避難所的技術人員。
這些技術人員,將會負責測試蘇武避難所生產出來的輻射檢測器的性能。
隻有通過他們的驗收之後,才能開啟後續的大規模交易。
當然,在測試的期間。
並不會影響貨車車隊卸貨,也不會影響後續源源不斷的其他運輸車隊前來。
哪怕廢棄金屬的交易,僅僅隻占全部交易中的很少一部分。
它的總重量也異常驚人,達到了萬噸的級彆。
不抓緊時間,充分利用所有機會進行運輸。很可能直到災難爆發以後,都不一定能徹底完成相關的運輸任務。
人工智能操縱著兩名全副武裝的建築機器人,上前與他們交涉。
並交付了第一批10台輻射檢測器。
這批檢測器,是在官方視頻會議結束後,接收到製造任務的數控機床和3d打印機,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產品。
從原材料到變成成品,走下生產線,全程不到三分鐘的時間。
而它們的售價卻高達25,000貢獻值。
比這一批車隊運輸過來的數十噸廢舊金屬的總價值還要更高。
蘇武沒有介入這次的接待事務。
他在這個時候離開了控製中心,親自前往地下第5層。
為第5層剛剛臨時趕工出來的倉庫,進行最後的加固。
目前整個地下第5層,已經被工程隊挖掘出了一塊500多平米的空間。
除去工程隊施工時,所必要占據的一部分空間以外。剩下的部分,也已經足夠用來建造一座中型倉庫。
在蘇武的計劃中,這座中型倉庫,將會用於存放這次和諸多大型避難所交易過來的廢舊金屬。
“3000多立方米的空間。”
“似乎還是有點小。”
站在剛剛使用生存點加固完的倉庫內,蘇武環顧四周。
整整300平米的麵積以及12米的高度,讓這裡看起來頗為寬敞。
可僅僅如此,想要放下上萬噸的廢棄金屬也相當困難。那些廢棄金屬可不是熔煉完成的鋼錠。它們各種奇形怪狀的外型,換算下來,起碼要比同等質量的鋼錠多占據至少三五倍的空間。…。。
“再造兩台壓塊機吧。”
“把廢舊金屬都壓縮一下,再運進倉庫。”
時間有限,蘇武口中製造的壓塊機,自然不可能像是專業設備那樣完美。
按照他的意思,找幾塊熔煉好的鋼板焊接到一起,再隨便用電機滑輪等等組裝一下,能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