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救援(1 / 2)

第96章?救援

接下來。

蘇武在避難所裡到處遊蕩。

用了二十幾分鐘的時間,將剩下的破損外牆,全部都加固了一遍。

其實本來用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但架不住蘇武太過謹慎。

每次打開機甲駕駛艙出去之前,都要再三的反複確認周邊的安全。

稍有異常,比如說遇到輕微的餘震。

便會立刻取消出去的想法,再次用機甲雷達掃描一遍周圍的環境。

這麼一來一回之下。

時間自然被拉長了許多。

而當他返回控製中心的時候。

工程機器人和建築機器人們,也已經將控製中心外的通道,還有居住區都修複完成。

讓控製台上的避難所三維地圖。

增加了一大塊代表安全和秩序的綠色區域。

接下來。

建築機器人們一分為二,同時前往地下3層的養殖工廠和地下1層的水培農場。

工程機器人則是在兩層之間來回跑動,哪裡需要就去哪裡。

養殖工廠和水培農場裡邊。

大部分的空間,都是培育著水稻,蔬菜,水果和牧草一類的培養架。

在這一次的地震中。

不少的培養架,難以避免的被震倒在地上。

將種植的作物都潑灑了出去。

好在過去的時間不久。

在建築機器人們將它們扶正,重新歸位之後。

預計產量不會減少太多。

至於養殖工廠孵化室中的雞蛋和鴨蛋。

因為緩衝和隔離做的更好,基本都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並且不出意外的話,在這兩天內,就會陸續有一些種蛋裡邊的雞鴨幼崽,破殼而出。

讓養殖工廠真正名副其實。

蘇武沒有這兩層的修複進度。

他在確認避難所內的輻射值已經徹底恢複正常,空氣淨化係統能毫無阻礙的將新鮮的空氣,傳輸進避難所的每一個角落之後。

便開始將目光投向外界。

地表上。

極限鑽井機已經在幾台機器人的操作下。

在曾經地熱發電機的蒸汽管道位置,重新開始鑽探。

預計還要持續工作20多個小時。

在這中間,蘇武也必須出去一趟。使用生存點,為極限鑽井機補充鋪設管道的納米材料。

而在鑽井機的不遠處。

屹立在小型碉堡上的通訊信號塔。

奇跡般的沒有在這次大地震中受到任何損壞。

在避難所的人工智能重新與它取得聯係後。

便再度將蘇武的互聯網,鋪設向周邊半徑15公裡的範圍。

蘇武登錄互聯網瀏覽了一會兒。

發現在互聯網重新開通的這一小段時間,已經有不少人進來訪問。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意味著有很多人都在地震中幸存了下來。

不過在他們發布的動態中,實際情況卻也好不到哪裡。

有些人是活了下來。

但是避難所已經千瘡百孔。…。。

外界的輻射和高溫熱量,通過裂開的大地和破碎的避難所外牆,滲透進了他們居住的地方,不斷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甚至他們連入互聯網,都不是為了乾彆的。

僅僅隻是為了上傳視頻,留下遺言。讓自己的人生不至於消失的毫無痕跡。

“通訊信號塔覆蓋範圍內,總共13個中小型避難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