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遠程控製中心
8月29日,上午。
大雨依舊不見停歇。
漆黑的天幕上,除了閃電偶爾帶來的刹那光明以外,隻剩下了無窮無儘的黑暗。
但惡劣的環境中。
終歸還是有一些,能夠令人鬆一口氣的好消息。
肆虐地表的洪水,在淹沒了將近80%的城區以後,沒有再繼續無限製的上漲。
“應該是下遊承接了多餘的雨水。”
單憑河道的泄洪能力有限。
可如果整片大地都成為了一片澤國。
情況自然也會不一樣。
接到報告的蘇武,心情變得相當不錯。
穩定的環境。
哪怕是穩定的惡劣環境。
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他可以安心利用這段時間,更快的將自己的避難所壯大起來。
回到避難所事務上。
自從昨天定下了初步的發展規劃之後。
一個晚上的時間。
新的電力運輸網絡,便已被徹底建立起來。
景園避難所和周希武避難所。
分彆按照各自的規模,建立了一座15萬度和3萬度的電力儲備中心。
這兩座電力儲備中心存儲的電力。
足以保證兩座大型避難所一兩天的用電需求。
額度雖然算不上太多,但用於維持日常所需卻綽綽有餘。
而在不久的未來。
農家小院的專業火力發電站建立以後。
電力運輸車通過陸地和水上運輸,最快可以在半個小時以內,將農家小院的廉價電力送到兩座電力儲備中心。
如果因為各種意外,包括天災和人禍,將這條陸地運輸線切斷。
則依舊可以通過青鳥運輸無人機。
將可存儲1萬度電量的高能蓄電池組,從空中運輸過去。
而假如連空中運輸線也被切斷的話。
兩座大型避難所,也可以重新啟動各自被封存的老式火力發電機,自行發電。
說到底。
新的電力運輸網絡的建立。
主要是從經濟方麵考慮,通過利用更高效的專業火力發電站,來滿足所有避難所日常用電需求。
它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省錢,或者說節省燃料。
並非真正的避難所核心命脈。
倘若未來某一天,出現最極端情況,整個電力運輸網絡被徹底破壞。
無法再使用來自農家小院專業火力發電站的電力。
也不會給各個附屬避難所帶來致命的威脅。
而除了電力運輸網絡以外。
物資運輸線路上的運力,也在穩定的進行增長。
考慮到沉沒在洪水下無人看管的物資太多。
蘇武後續又計劃將航行在城區洪水中的中型氣墊船。
數量增加到30艘左右。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製造中心滿負荷生產70個小時的時間。
等到完成以後,預計每天可以運輸上萬噸的物資。
其中,稀有材料和貴金屬會被轉運到農家小院避難所。…。。
剩餘的普通資源,則會被運送到景園避難所和周希武避難所存儲。
“以後,農家小院避難所裡的倉庫。”
“不會再存儲低價值的廢舊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