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冰河起源
沒有人願意輕易與擁有如此巨大工業生產能力的蘇武交惡。
而且,對於蘇武手中的電子產品。
他們也相當眼饞。
如手機這種對生產設備和原材料要求極高,很難實現自產的工業產品。
在進入末世半年後的現在。
已經漸漸凸顯了它的稀缺屬性。
大量的避難所,都想要從蘇武那裡購買一些進行補充。
借助這種友好的氛圍。
蘇武甚至還與不少的地區勢力,成功達成了收容協議。
用部分新生產的手機,以及其它精密零配件作為酬勞。
換取那些地方,代替蘇武臨時接納那些進入他們勢力範圍內的難民。
然後等到蘇武騰出運力之後,再派遣船隊過去將那些難民拉回去。
“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
“但這些作為報酬支付的工業成品。”
“本身的成本,其實並不算太高。”
“用來加快收容難民的速度,也還可以接受。”
對於這種雙贏的協議。
蘇武十分看得開,並不覺得可惜。
不過僅僅如此,仍然還不夠穩妥。
隻有利益還不夠。
對於有些人來說,唯有絕對的武力才能真正震懾他們。
考慮到這一點。
蘇武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爆發在4號避難所附近,與雪風雇傭兵團的最後那一場戰鬥。
以那場戰鬥的慘烈程度,還有交戰過程中展現的各種動力裝甲,電磁炮等等頂尖的軍事裝備,以及最後的核彈。
相信足以成為最好的武力展示。
“正好偵察無人機,把整個交戰過程都記錄了下來。”
“稍微剪輯一下。”
“就當做紀錄片,拿到電視台播放幾遍吧。”
隨著蘇武和東南區域的本土勢力達成基本的協議。
遠行船隊收納難民的過程,變得更加簡便而快速。
基本上。
平均每天都能在江河市和外地往返五六次以上。
也由此,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
逐漸累積轉移了400多萬難民。
讓江河市的總人口數量翻了一番。
逐漸朝著上千萬人口的關卡靠近。
而在此期間。
由於蘇武製定了優先收納難民,專注提升人口規模的計劃。
整個江河市本地的發展。
相對就緩慢許多。
基本都是圍繞著新增的數百萬人口,增加配套的住宿和活動區域,以及基礎的糧食生產等等。
原本被蘇武暫停的速生種植園。
再一次大規模的在除了農家小院以外,所有其他避難所中鋪設開來。
而大規模的人口流入,以及種植園的擴張。
又同步帶來了更加巨大的電力消耗。
如果不是蘇武設計的小型核電站,在過去半個月裡順利的建成並投入運行。
僅僅依靠原本農家小院和1號官方避難所,各自擁有的那座專業火力發電站,再加上其他避難所自身的發電機。…。。
完全無法滿足這種暴漲的電力需求。
11月9日。
在1到4度的區間,徘徊了許久的地表溫度。
正式滑向了零度。
伴隨著第一粒冰與水的混合物,從雲層中落下,在水麵上濺起一朵微弱的水花。
漫漫的雨夜,就此宣告結束。
天穹上,終日不息的大雨開始逐漸停歇。
部分厚重的烏雲散去,展露出了些許灰白色的微弱天光。
“水麵開始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