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青空級無人機(2 / 2)

蘇武在第二天,拿到了最終的報告。?上邊巨大到誇張的數據,讓他忍不住一時有些咂舌。

避難所的居民大部分都在用什麼工具勞動,蘇武也看在眼裡。

就憑那些純靠人力驅動,近似於原始的工具。

再加上負責運輸的兩千輛左右的運輸車,以及數百輛挖掘機和推土機。

能乾出這種成績。

隻能說是一個奇跡。

不過驚奇過後。

在認真審視了更加詳細的相關勞動數據之後。

蘇武的眉頭,又忍不住皺了起來。

他看到了這份驚人的勞動效率背後,人工智能對人類近乎冷酷的壓榨。

那幾乎是卡著人類的生理極限。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小說。

在驅使他們勞動。

這樣做,短時間內也不是不行。

但時間稍微長一點,就很容易出現大規模的死亡事例。

畢竟生物脆弱的身體,再怎麼也不可能與真正的機械零件相比。

把他們往死裡用,那他們就真的會去死。

“雖然說趕時間。”

“但也不是這麼趕的。”

稍微斟酌了一會兒。

蘇武對人工智能的安排,進行了大幅度的刪減。

首先在地麵勞動的人口規模,被限製在兩百萬以內。

剩下的人全部遣散回去。

等待8小時後,再去接替地麵上的那些人進行輪班。

然後還在地麵勞動的人口,勞動強度也被削減為原本的三分之一。

這是蘇武以自己的體力,還有過去的經曆進行參考。

給出的一個勞動量。

當初剛剛在農家小院建造避難所的時候。

蘇武也曾經親自拎著一柄電錘,勞動過幾個小時。

那個時候,他手中拿著電動工具,麵對的也是遠比城市廢墟中的混凝土,更加鬆軟的紅磚砌起來的圍牆。

就這樣,他都折騰到全身快要虛脫,也才勉強弄出一個兩三米寬的缺口。

按照這種情況推算。

地表上那些用著更加原始的工具,做著更加繁重工作的人。

怎麼也不應該超出蘇武當時的工作量太多。

“假如工作需要以透支身體為代價的話。”

“那就不是勞動,而是奴役了。”

那種事情,蘇武自己想想都覺得難以忍受。

自然也不可能以此要求彆人。

經過蘇武這般大幅度的削減之後。

地表上,處理建築垃圾的速度。

當場從每小時30萬噸,降到了每小時4萬噸左右。…。。

僅有極限值的十分之一多一點。

但這種降低的效率,看在蘇武的眼中,卻讓他更加的安心。

因為這代表著健康和穩定。

將避難所的所有閒置勞動力,都這麼利用起來以後。

蘇武的視線。

暫時離開了聚集數百萬人,已經成為一座巨大工地的城市廢墟。

放到了山區那裡。

此時的山區中。

曾經居住在那裡的20萬居民,基本已經全部通過地底的隧道。

轉移到了江河市的城區避難所之中。

隻剩下了部分的物資,還沒有來得及轉移。

而位於那裡的石灰石礦和鐵礦,由於沒有了大雨的乾擾。

這個時候已經分彆恢複了它們曾經在設計中的極限產值。

每日生產120噸水泥,以及大約800噸左右的鐵礦石。

“挖掘出來的石灰石,沒有必要全部製作成水泥。”

“也可以當做原材料存儲起來。”

“鐵礦石也是,來不及熔煉就先存著。”

“儘量趁著地表環境惡化之前,把能挖掘出來的那一部分礦石,先拉回避難所裡再說。”

蘇武拉出了實時掃描出來的兩座礦場的結構圖。

借助人工智能。

迅速的演算出了在不限製勞動力投入的情況下。

它們理論上的最大產值。

發現每天最多可以挖掘出大約兩萬噸的石灰石,以及5000噸的鐵礦石。

這數量看似很多。

但相比那兩座礦場本身的儲量。

就仍然有些過於稀少。

以這種速度,想要將其中的小型石灰石礦挖空,至少需要兩年左右。

而挖掘小型鐵礦耗時更長,需要接近三年。

“除非接下來能改進挖掘工具。”

“不然最多也隻能這樣了。”

蘇武略微有些遺憾。

看這個結果,估計在地表降到零下四五十度之前。

大概率連一小半的儲量都來不及挖完。

在這種情況下。

最好的應對辦法。

隻有再加固一下從山區避難所到農家小院之間的那條地底隧道。

然後通過山區的避難所。

慢慢的把兩座礦場上的產出轉移出去。

這樣一來,即使以後地表環境再惡劣。

也不會影響到礦場運輸。

“按照這種情況推算。”

“如果以後在其它地方發現礦場的話。”

“也不可能快速的把它們掏空。”

“到時候長期在惡劣低溫環境下的開采和運輸,依然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該考慮考慮,設計一款更適應低溫和冰原環境下的運輸車輛了。”

“然後,還要儘快組建幾支商隊,與其它地區進行貿易,收攏那邊的難民。”

“這些事情,越到後邊越困難。”

“都必須儘早完成。”

有些頭疼的揉了揉額頭。

蘇武發現,接下來等待自己的事情,似乎多到數都數不清。

11月10日。…。。

農家小院地表。

如今的這裡,已經不再是荒蕪一片。

除了早期建造的那座小型碉堡以外。

這裡又新建了幾座巨大的臨時水泥倉庫,以及一片用快速水泥鋪平的巨大廣場。

此時,廣場上。

一架長9米,翼展13米的固定翼無人機,正靜靜的停泊在一條規劃出來的跑道儘頭。

“青空級運輸無人機自檢完成。”

“開始起飛。”

伴隨著地下一層控製中心,人工智能的提示。

這架無人機開始緩緩於跑道中滑行起來,然後逐漸加速。

飛入了高空之中。

隨後。

它調整飛行方向,朝著圖門市通訊信號塔所在的位置飛去。

“飛行高度550米。”

“速度160公裡每小時。”

“航行姿態穩定,無異常故障。”

蘇武坐在控製台前。

注視著這台剛剛研製和生產出來,目前手中體型最大的飛行器。

心中生起了些許的滿足。

“有了這台最大載重600千克的長途運輸無人機。”

“以後,處於東南方向的那12座通訊信號塔。”

“就不再是彼此孤立無援的狀態了。”

“隨時都可以從空中獲得物資補充和武裝支援。”

(本章完)

夏天的葡萄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